楊晉原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沒辦法一直關注蘇進的事情。所以,發現這種情況之後,他把駱恆帶了過來。駱恆跟周景澤有點親戚關係,看著懶散,其實能力很強,在改建組裡的位置很重要。
沒想到沒過多久,駱恆就跟蘇進配合,給周景澤送上了一份大禮——承恩公府改建計劃。
就像蘇進之前想的那樣,周景澤被安排到現在這個位置上,其實是有原因的。
文化派跟經濟派的鬥爭是從上到下的,周家一直保持中立的位置,不願意站隊,但自然會有人逼著他們站隊。
所以,周景澤才會被安排成為南鑼鼓巷的改建組組長,全權負責這方面的事宜。
南鑼鼓巷的改建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一則加大投入,維持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二則徹底推平,把它納入帝都整體的經濟建設中。
周景澤身為組長,必須要在中間選一種做法。而他所選的做法,就代表了他的決定,無形中也代表了周家未來的路子。
這兩條路,你必須選一條才行。這兩個派別,你也得選一派支援!
周景澤一直猶豫不決,他還好幾次回家去徵詢周老爺子的意見,周老爺子一直不置可否,只讓他自己考慮, 拿捏主意。
周景澤於是更矛盾了。如果是他一個人的話,他還好辦一點,但老爺子這意思明擺著就是,在這方面,周家就會跟著他的決定走了!
當然,周景澤明白,老爺子會這樣做,一則是的確為難,二則也是真正想培養他成為周家未來的當家人。
身為當家人,這點決定都做不下來,那還有什麼用?
面對這種情況,周景澤為難極了。
不光是選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覺得這兩派的意見都太極端了,他沒辦法打從心底贊同。但要他拿出更好的做法來,他也做不到。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近,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到了,他偶爾也會覺得有點焦躁。
就在這種時候,駱恆拿來了“承恩公府改建方案”,直接送到了他的面前。
雖然只是一個框架,但其中蘊含的思路,卻讓周景澤眼睛一亮。
沒錯,這正是他想要的東西。
雖然這份方案指的只是承恩公府一宅之地,但周景澤卻明晃晃地看出了它的背後所指。
它給出的不是一座宅邸的修葺計劃,而是這一片區域、甚至更大範圍內,全國傳統文化復興運動的思路。
誰說復興傳統文化是沒有回報的?所謂的傳統文化,完全可以跟經濟建設相結合,走出一條嶄新的、有華夏特色的道路來!
而且,對於周景澤以及周家來說,這也是一條非常合適的、不偏不倚,卻又持中持正的路線。
照這個趨勢繼續走下去的話,他們不僅不用再選擇立場,反而可以成為新路線的領頭人。
蘇進這套方案,看似只在一宅之地,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周景澤、以及整個周家的大問題!
想到這裡,周景澤頗有些無奈。
他讓楊晉原把蘇進帶進改建組,本來是想給他點好處,給他以回報的。結果沒想到,不僅對蘇進沒有什麼幫助,反倒又讓他幫了一個大忙,欠了他一個巨大的人情……
所以,承恩公府改建方案以及專項資金能這麼快透過,並且落實到蘇進手上,是因為周景澤親自出手,用力地推了一把。但老實說,這樣做也不能算是幫蘇進的忙,更不能算是還情。因為這個行動最終幫到的,其實還是他自己……
方案透過、資金下發、施工隊也派出去之後,周景澤把原始方案拿回周家,要給老爺子看看。當時岳雲霖正好在旁邊,也跟著過目了一遍。
岳雲霖得知這是當初植物園那個年輕人做的,非常吃驚。
她對傳統文化以及文物修復都有一些瞭解,也很清楚裡面的一些門道。
對歷史知識、以及歷史上的一些細節有所瞭解,的確是很有能力。鑑定單件文物並且進行修復,也不是難事。但是修葺、維護並改建這麼大一座宅子就不一樣了。
這樣一座大型古建築,需要涉及到的本身就不止只有文物裡的知識。而蘇進這套方案,與南鑼鼓巷區域甚至帝都本身息息相關,牽扯的環節更是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