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況當然不止蹦蹦面一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京大計算機社團那條微博下面的評論越來越少,掐架暫時停下來了。
雖然還有一票黑子持續狂噴,但是正方辯友卻沒有再跟他們糾纏下去。
事實說話才更有效,他們說了幾句之後,就轉去遊戲那邊了,想看看實物再說話。
結果這一看,他們就紛紛陷在了裡面。
微博是什麼?黑子是什麼?掐架是什麼?
誰記得啊!
這個遊戲是有聯網模式的。
初始進入的時候不需要登入什麼的,但是在你修復完第一件文物,統計完分數,選擇“整合資訊,進入下一步”的時候,網頁也好,手機也好,都會提示你註冊登入。
登入完之後,你這件文物的分數立刻就會上傳上去,在遊戲裡和計算機社團的官網上同時顯示,進行排名。
排名也好,榜單也好,這種東西都是有魔力的。
玩家們一看見自己的分數與排名,立刻就激動了。
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這遊戲比他們想像中做得更細緻。
它上傳的不僅只有分數,還有每個人的修復資料,也就是蹦蹦面看到的最後一張圖。
這張圖上顯示的是你的優缺點,你在哪裡做得比較好,哪裡做得還不夠,透過它都能一目瞭然。然後,你就可以針對這些提示,進行相應的調整與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些資料隨著分數一起上傳,就引來了一批分析黨。
排名靠後的小屁屁通常都是不受關注的,排名前十的人就被拿出來分析了。
像蹦蹦面這樣嘗試過不止一次的人也是他一個,只要重複修復兩次以上,就會發現,五星那就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四星的距離也不近,就算是三星,都需要好好努力一下才能達到。
排名前十的這些人,一個四星的都沒有,全部都是三星分數靠前一點的。
他們有的純粹靠運氣,有的則是在某方面的確做得比較突出,總之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排行榜網頁下方有評論區,評論區裡立刻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家都在商量,要怎麼樣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數。
事實上,現在遊戲剛才開始不久,榜單上的名次變化得非常快。
有些人討論出了一些心得,馬上就回去嘗試。
結果一個小遊戲,甚至只有遊戲開頭的一部分,就吸引了一大批人,讓他們熱情地投入了進去。
後來他們回想起來的時候,恍然發現,以前這樣的遊戲也不是沒有,類似這樣的排名更是常見,究竟是什麼,從一開始就吸引得他們無法自拔呢?
之後總結出來,他們才意識到,這個《架空庭園》跟別的遊戲不一樣的,就是其中的真實感!
玩到一半他們就感覺到了,他們所修復的文物是真實存在的,所用的修復手法也是真實的。這種真實,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們。
也有玩家不執著於分數,更喜歡探索。他們選了繼續進入下一步,然後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庭院裡,需要尋找以及修復更多的文物來解密自己所處的位置。
每修復一件文物,他們就能獲得相應的星級和評分。同時, 他們所修復的文物會存進揹包裡,成為收藏品,也可以重複修復,衝擊更高的星級。
屋子裡一件文物,院子裡十件文物,一共十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