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實上,在我本人看來,木牛流馬恰好就是充分運用了能量守恆定律,只是用了一種更難以捉摸的能量而已。”
“它,就是——動能!”
說到這裡,林城奇從旁邊的抽屜中,取出了一個在沃爾頓商場買來的牛頓擺,放在了木牛流馬的旁邊。
“這個室內裝飾品,大家想必不會陌生。”
“它,就是利用了能量守恆定律,可以讓擺球進行長時間運作。”
“而木牛流馬,也是如此。”
“只不過,前者運用了擺動和撞擊,而木牛流馬,用的是齒輪。”
“我給大家看看。”
影片中,林城奇的右手,在旁邊的牙籤筒裡取出了一根牙籤,然後拿起木牛,用牙籤的尖端,挑動了一下邊緣的細縫處,開啟了木牛的側面。
這下子,木牛在顯現出內部齒輪結構的同時,位於這一側一前一後的的兩隻‘牛腿’部件,也不得不拆卸下來。
但觀眾們卻看到,牛腿的頂端,赫然是一種類似汽車驅動的構件。
不過,整體卻要簡單很多。
是的!
考慮到三國時期要將木牛批次生產,如果這玩意兒太過精密,那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林城奇已經利用智瞳的黑科技資料庫,將木牛內部的構造,最佳化到了極其簡易的程度。
當然了,並不是最簡易的。
因為,按照智瞳的計算,其實最簡易的模式,只需要四個不同規格的齒輪,就可以讓木牛利用動能,自己動起來。
但那已經涉及到空間學,所以林城奇也就沒用。
現如今,在木牛體內,足足有十六個大小不一的齒輪。
都做得十分精細。
而且……
“大家看到沒有,正因為我‘將牛舌推進去’的動作,對木牛的內部構件產生了一個動能,所以,內部的齒輪才會利用迴圈的動能,不斷運轉。”
林城奇指著依舊在活動的齒輪,向觀眾們介紹道:“動能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人們日常生活中完全離不開它,卻往往會忽視它。”
“而木牛流馬,則是利用了這個領域的知識。”
“很難想像,數千年前,三國時期的智者,到底是如何想到這種匪夷所思的點子,研究出了鬼斧神工的機關術。”
“感覺他就像是未來的穿越者一樣。”
“呃,這麼說,好像有點自吹的嫌疑。”
林城奇尷尬地笑了笑,然後道:“不過嘛,現在稍微讓我自滿一下好了。”
“因為,根據現代科技的進步,我已經對木牛有了改進。”
“是的!”
“這個版本的木牛流馬,是我心目中‘三國時期’的版本。”
“它並不能完美地執行動能迴圈,動能依舊會逐漸流失。”
“而我製作的第一個木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永動機。”
林城奇笑道:“怪我強迫症犯病吧,覺得當時三國造不出我設計的初版,所以才劣化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