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之中終日雷暴,常年風雨,但在極深之處卻有一座萬壑千巖的山脈,呈現迥異之景。
遮蔽天穹的雷雲,在此山上空豁開一個空洞,日光漏斗也似自裡投出,伴隨而下還有絲絲縷縷的各色光華,似乎諸般靈精皆在攢聚,匯往頂峰之處。
遠遠瞧去,光華彷彿形成了一座倒懸的山峰,即使入夜之後也不止歇,為這大荒之地增添了一抹日月經天而不改換的奇景。
“原來山中真無歲月可言。”
洪象仙立在一處崖邊,不知為何忽然生出感慨,心中略略一算,才知原來今日已是他隨老師進入大荒的整整第十二個年頭了。
十二年,從他記事起到跟隨老師都沒有十二年之久,但在大荒山中修行,竟是在不知不覺便經度了過去,遙想進入大荒時,乘大荒之王萬里逍遙,彷彿猶在昨日。
洪象仙從回憶中掙脫出來,不禁搖了搖頭,在山崖之上站定,雙腳便似紮根神山之中,將架勢施展開來。
如今的洪象仙也已長成青年,他本英姿矯健,又經年修行不輟,神氣豐足、精氣勃發,行樁之時似將光華都吸引到了周身,如煙似霞繚繞,頗有些許仙風。
十二年來抱陽樁也有過幾次改動,雖是源流人仙武道,其實已經更近道家健體之術,洪象仙每每行樁皆能感受到渾身暖融,靈機滋長三寶,幾無瓶頸可言。
直到今日,他竟感到行樁之時彷彿陷入凝滯,心中卻是不驚反喜,維持著樁功遍遍運轉,忽然之間,便感到由上至下彷彿貫通,似乎一念之間,便能將渾身氣力凝於一點,動輒之間皆是開山裂石之力。
洪象仙面上不由露出微微欣喜,心中知曉這是樁功圓滿的表現,而抱陽樁高屋建瓴,根本沒有如尋常武功一般的境界區分,行樁之時渾身上下內外無一不鍛,到得圓滿之時,也便代表著其已煉成相當於一品武者的功夫。
一品武者,這在武聖人仙未曾出世之時,也被稱作宗師,雖仍不可能與道門高人抗手,但也已是世俗中的武力之最,誰曾想到,短短千百年間,便是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這一切,似乎都已離洪象仙遠去了,這一十二年間,他在老師座下學的俱是玄門正宗的道書經卷,早已養成了非凡的眼界,而今在他心中唯有玄門正法,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大道。
而這一天也終於到來了,他煉成一品武者,而且是三寶俱全的根基,下一步自然不可能捨本逐末,追求武聖亦或鬼仙,當向老師求法才是。
洪象仙收了樁功,輕身一躍,自高崖之上一縱而下,一品武者並無飛遁之能,但洪象仙卻只是抿嘴一吹,應哨凌空忽有一頭展翅數十丈寬的雷鵬斜飛而出,將洪象仙接在了背上。
這一頭雷鵬,自然不是十二年前那一頭‘大荒之王’,而是它的部族。
所謂大荒之王,其實並非單獨某一個體,而是對大荒無數兇禽猛獸之中,位處頂端的霸主生物的一種形容。
這些號稱大荒之王的兇獸,許多在大荒之外都流有名聲,它們生具異能、咆哮蠻荒,即使可以殺死,也沒有絲毫可能降服,俱是武聖鬼仙也輕易不願招惹的存在。
這等生物的部族,自然也是最強悍的兇獸群類,能夠為人收服的可能十分微小。
不過莫說這些雷鵬,一十二年前那頭大荒之王面對老師都是恭順無比,不僅甘為騎乘,甚至還要將雷神山都讓予二人修行,可惜雷神山雖是交感天清,雷霆精氣充沛之所,靈機靈脈卻是尋常,所以老師並未停留多久,便帶著他繼續深入大荒。
也正因此,洪象仙才發覺不僅那頭雷鵬之王,兩人途徑之處,無論龍象虎豹、何種兇獸,無不垂首伏身,待老師走過之後,還有些許一看便兇悍非常的異獸跟隨上來,即使不敢接近,也會遠遠綴著。
更為奇異的是,凡兇禽猛獸一類皆有領地、爭鬥意識,但在老師身周,這些獸類竟然能夠彷彿撇開一切,生出一種互不冒犯的和諧,這一切的種種都叫洪象仙驚奇不已。
洪象仙不知其中究竟有何原由,只能猜想,或許這便是神聖的一種境界體現。
不知是否能夠靠近神聖繁衍,也是一種獨特的造化,最終洪象仙跟隨老師定居這處山脈,那些兇獸也便在山脈周圍盤踞下來,連那雷鵬之王也常從雷神山來往此處,甚至將部族都遷移了近半在左近的高峰,因此才有了這甘為洪象仙駕馭的雷鵬。
他輕撫了撫這頭雷鵬的背,雷鵬應而一聲長唳,便乘著洪象仙飛往頂峰,不過卻未直上峰頭,而是去往山腰之處。
莫看峰頭之上常年異象,但那並非老師之舉,而是其座下的法寶童子吞吐天地所造成的,洪象仙初聞法寶能夠凝聚真形,簡直不敢置信,後來見識漸長更增敬畏,畢竟這可是堪比元神功果,鬼仙武聖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而這樣的真形法寶童子,老師座下卻還不止一位。洪象仙乘雷鵬到了山腰,翻身飛落下來,一位粉雕玉琢的女童坐在山石之上,對著一面千丈崖壁,似乎百無聊賴,又似乎正在思索什麼。
這面崖壁自上而下,刻著無數凌亂的劍痕,洪象仙不禁朝上望了一眼,見有多出不少痕跡,心中一凜,不敢多看。
這些劍痕乍看似乎凌亂,其實可是那一位太乙童子的劍法思考,以他如今的本事觀之卻恐徒傷心神。
洪象仙朝太乙童子行了個禮,沒有得到回應,也不以為意,獨自繞過崖壁,見裡開著一方堂皇殿門,恭敬行入其中,便有宮裝女子前來引他入內。
他知曉這些陰神駐世的女子,都是渡虛宮中的侍者,不敢有所怠慢,還禮之後隨其入內,轉過幾處廊道,才到了一處殿中。
殿中仙霧嫋嫋,玄光縈迴,步入深處,才見許莊闔目端坐在上方,頂上慶雲飄渺不定、萬炁渾旋,顱後大羅靈光凝成神輪、華照三尺,更顯寶相莊嚴。
見此情形,洪象仙連忙伏身行禮,口稱:“弟子洪象仙,拜見老師。”
許莊對洪象仙的到來,當然早有預料,睜開雙眼落下目光。
洪象仙如今的根基,與修行玄門道法到了煉法境界的正常修士相比也不差許多,一十二年時間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即使有著諸般因素,也與他本身非凡的天賦脫不開關係。
如此一來,洪象仙若能轉修上乘道法,當可突飛猛進,甚至築下更上數重樓的根基,若能煉就上品金丹,日後不定真有一番成就。
“雖然早已言明,不過本座仍需再作問詢。”許莊淡淡道:“你已築下上乘根基,求得武聖鬼仙皆非難事,但習玄門道法,仍有無數艱難險阻,如此你仍不改變主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