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有意思了,二將軍也是在扮豬吃老虎。
父親大人曾多次警告過,不要輕易被假象迷惑,更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呆呼呼的上位者。
二將軍能夠年紀輕輕就統帥好幾十萬人的長林軍,這本身就說明問題。
所有的人都在表演,只是有的人表演精湛,有的拙劣罷了。
如果在這時候,燃天雲還把二將軍當笨蛋,那他就是帝國第一大笨蛋了。
飛鷹帶來的訊息非常糟糕,被封破軍放走的四十八名二將軍府兵衛都死在千丈崖的北出口,一同死去的還有另外十多名軍士,他們都穿著安國公府的編制鎧甲。
犧牲幾十多名兵衛就刨出了埋藏至深的細作,同時還給小逍遙公栽上一個謀殺二將軍府兵衛的大贓,同時還清除了一個不忠的手下,這是一筆一舉三得得好生意。韓千羽以為他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兩個月前當他帶兩個私生子偷偷出城門時,二將軍就知道他生了背叛之心。
剛好趁此機會把他幹掉。
一個死去的兵衛懷裡搜出二將軍發出的讓一隊兵衛護送小逍遙公出關的諭令,這是非常要命的證據。
五十名二將軍府兵衛被殺,也只有膽大包天的小逍遙公能做得出來。
“讓老子遠謫邊城、逾制、軍中淫樂、在二將軍府安插死士、擅殺二將軍府兵衛……,李顯,你這是要老子的命啊。可是你忘了,老子是大周第一賤男,也是大周第一聰明賤男,老子在出金陵的時候帶出來御史臺十一名言官,目的就是監視老子不要太張狂,有言官在,你的汙贓行為就只能落空了。”
御史臺最正直的十一名言官被小逍遙公要了過來,御史臺言官雖然官階也就是六品、七品,但是權力卻大,有監視百官之責。
顏子言是帝國詩書世家顏家年輕一代的中堅。顏家以正直著稱,顏子言更以“拗相公”著名。當他被小逍遙公裝扮成兵衛時,顏子言很不高興,要不是南唐王有鈞旨,“拗相公”絕對會把這身衣甲扔在範文伯臉上。扔小逍遙公,顏子言還不敢,再說也不符禮法,但是扔範文伯就是應當的,他是小逍遙公的第一謀士。
脫下衣甲,顏子言覺得身心輕鬆了許多,讓一個讀書人穿衣甲是讀書人的恥辱。
顏子言叩拜小逍遙公,“小逍遙公在行軍中對老百姓秋毫不犯,子言代一路老百姓謝小逍遙公。就憑這一點,親王有什麼過錯都不是過錯了。”
既然是代表老百姓,小逍遙公就坐不住了,趕緊把顏子言扶起來,“御史言重了,這是範文伯的主意,本公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以後本公注意一些就是。本公請諸位御史臺大人陪同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帝國最中正的人給本公做一個見證。有勞各位大人,本公的身家性命全在諸位大人之口了。”
顏子言眼睛一亮,想不到小逍遙公還有如此這般的見識,而且話語真誠,由不得他另眼相看。
“小逍遙公,真的不用派一百名兵衛送臣等回金陵,御史臺的信鷹已經出發飛回金陵,會把實情原原本本稟報朝廷。臣相信,老君太后和南唐王的密使也會把情況稟報上去的。”
“多一份保障不是更好?再說了,人言可畏啊。”
“小逍遙公一定會成為帝國北界最好的城主的。時候不早,臣等告退。”
一百近衛分出,馬蹄聲碎,護送十一名言官回小逍遙公。
目送眾言官遠去,範文伯躬身說道:“兵衛裡潛伏的兩名二將軍府死士在護送言官的一百名近衛當中,他們會把情況彙報給二將軍的。”
“這樣一來,就真的從暗處走到明處了。”
“這樣也好,免得有人說安國公府的人做事情不乾脆利落。其實,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了。”
“主要矛盾?你指的是我與老君太后和南唐王的關係?從來帝王家多絕情,王室是把王子、王孫們當狼養。可別指望老君太后的寵愛,相對於南唐的未來,老君太后和南唐王寧可要一個鐵石心腸、貪得無厭的未來王,也不要一個恃寵而驕,在溫室中長大的軟腳蟹。”
“老君太后和南唐王同意小逍遙公到安城,也是不想你當軟腳蟹,老君太后和南唐王也許是想把你培養成下一代王的競爭者。畢竟在他們眼裡面你應該是流淌著南唐李家的血……”
“我倒不那麼認為……老君太后好手段啊,她是想把我打造成這一代南唐王世子的磨刀石,同時培養下一代戰神,真是好手段啊,不管輸贏,老君太后都是最大的贏家。”
“江湖傳聞,對小逍遙侯你恨之入骨的金陵城權貴世家已經高價聘請殺手來殺你,這也是老君太后和南唐王讓你北上到遙遠的安城的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