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伽,印度神話中的蛇神,其形像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也常有出現。雌性的那伽一般被叫做“那姬”(nāgī)或“那姬尼”(nāgiṇī)。
被視為有靈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護神。它們能夠造雨,因而帶來豐收;但是也會帶來如洪水和乾旱等災害,代表性的故事有巨蛇弗慄多堵水的傳說。
那伽只有在受到人類不恭敬對待時,才會製造災難。由於那伽的形象被與水聯絡在一起,因此通往它們居住的地宮的入口常被認為位於井、湖和河流的底部。對那伽的崇拜在印度南方地區尤其盛行,當地人相信那伽會給它們的崇拜者帶來豐收。
在近現代,那伽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各種遊戲上,並且被翻譯為娜迦。
看到這隻三代種的具體形象,鄭曙的心裡立刻閃過了這些資料。好歹也是在卡塞爾學院中學習了一個多月,一些基礎的神話知識還是有所涉獵的。
在明白了對方的真實身份後,鄭曙心裡的疑惑才終於得到了解答。
“怪不得,我總覺得你的血統波動不太對勁,原來你不是青銅與火之王一脈的龍類,而是從屬於海洋與水之王一脈。”
他思考時,龐大的蛇尾猶如劈開蒼穹的巨斧一樣落下,恐怖的速度攜帶著巨大的力量,就算目標是一輛主戰坦克也會被壓成鐵餅。
於此同時,尾巴上鋒利的鱗片也高速震動,形成了如同電鋸一樣的效果,凡是無意碰到的樹木都在一瞬間被攪成了碎屑。
轟!
尾巴攻擊的落點炸開了一圈扭曲的氣浪,周圍的霧氣被短暫的震開,周圍原本一直不受影響的眾人似乎聽到了什麼,漆黑的營地立刻變得燈火通明,所有的混血種都爬了起來四處尋找著敵人的蹤跡。
隨著娜迦尾巴上的一些隱藏的氣孔開啟,更加濃烈的霧氣被它噴了出來,世界再次被分割,所有的混血種完全找不到敵人的痕跡,只能小心的聚在一起清點人數。
“有意思,我懂了,原來是尼伯龍根的雛形嗎。”
鄭曙的聲音自娜迦的尾巴底下傳來,隨著被震起的塵埃落下,鄭曙的身體也露了出來。
出乎意料的是,在剛才的碰撞中吃虧的並非體型更小的鄭曙而是三代種。
鄭曙依舊還是那副鬆鬆垮垮的樣子,除了身上的衣服有一點破損外,就只有他鞋底下出現的淺淺的腳印代表了剛才攻擊的效果。
反觀娜迦的尾巴上和鄭曙碰撞的位置,原本堅硬鋒利的鱗片紛紛碎裂,露出了底下不斷滲血的表皮。
娜迦剛才那一下的攻擊雖然恐怖,但鄭曙繼承自大地與山之王的力量掌控也不是吃素的。
在雙方接觸的一瞬間,鄭曙就利用力量掌控將大部分的衝擊力轉移到腳底的大地中,看似恐怖的攻擊被平均地分散在方圓數百米範圍的土地內,除了揚起一些灰塵外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看到鄭曙身影的一瞬間,娜迦立刻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感,它馬上不顧一切的收回自己的尾巴,準備調整姿態重新作戰。
可惜它的動作還是慢了一步,鄭曙的另一隻手隨手一揮,準確的擊打到了娜迦尾巴的力量薄弱點上,恐怖的骨折聲傳來,數噸重的尾巴被輕鬆擊飛,連帶著娜迦的人形軀體也被擊飛的尾巴帶走。
鄭曙甩了甩手上的血液,就像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樣,視線還是集中在眼前的這些霧氣上。
“有意思,有意思,真是天才的設想。”
觀察了這麼久,鄭曙終於搞明白了這些霧氣的運作原理。
這些霧氣其實是一些被鍊金術殺死的水,被娜迦儲存在自己體內,需要的時候可以透過身上的氣孔釋放出細小的水霧。
娜迦用這種方法模擬了尼伯龍根的環境,再透過提前準備好的鍊金術,可以短暫的將霧氣籠罩範圍內化作一個劣質的尼伯龍根雛形。
雖然這玩意兒和正經尼伯龍根的區別,大致類似於隨手在地上畫一個圈和精心修建的防禦堡壘的區別差不多。但本質上,在霧氣的範圍之內的確已經可以被稱之為尼伯龍根。
自然霧氣內也獲得了一些尼伯龍根的特性,例如互相摺疊,但又互不干擾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