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皇上一力主張的新政中,推行女學是最為艱難的,不少支援皇上新政的人都或多或少反對開設女學。
誰都沒有想到皇上會在此時直接下旨開設女學。
還言明以後皇子宗室娶妻都是女學的學生,強行命令官員支援女兒考女學,有皇上親自出題考試,意味著並非所有千金都能進入女學,總有落榜的女孩子。
官員為面上有光,在家裡會加大對女兒的培養和重視,不管她們對女學有怎樣的看法,都得支援女兒考取女學。
正所謂上行下效,皇子妃出自女學的話,勳貴重臣為兒子娶妻也會選擇出自女學的女孩子,畢竟官場需要命婦交際,有些不方便說得話,是需要女人出面的,巴結上峰不容易,完全可以從上峰的夫人入手。
倘若她們在女學時就是好友,豈不是會方便許多?
朝臣都在思量此舉的得失,太后娘娘心思卻放在了旁處,這一次攤牌,她怕是要輸給皇上了!
當然太后還有幾張底牌,然而她此時沒有信心這些底牌亮出來能鎮壓下皇帝。
本是寄託厚望的沐世子不堪一擊,而死侍卻被慕嫿給破了,有震動人心的慕嫿在前,她再用出一些手段,也不會得到朝臣的認可。
何況萬一她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兒子手底下再冒出個能人,她又如何應付?
“陛下,臣反對興建女學。”
御史於大人站出來,他是最最正統的讀書人,從來都秉承著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是皇上的鐵桿,幾次為皇上頂撞太后娘娘。
他行事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在御史中是最有威望的一人。
亦被皇上所信任看重,被稱為清廉的楷模。
皇上看了於大人一眼,淡淡的說道:“反對的話,於大人就辭官吧,見到慕嫿後,朕認為不需要再同你解釋什麼。”
“無庸收了他的官印,官袍,送他返鄉。”
“遵旨。”
無庸公公領著小太監上前,直接摘了於御史的官帽,於御史沒有想到會遭遇這樣的待遇,“皇上,您這麼做是要堵塞言路嗎?臣說得句句都是忠誠之言,秉承聖人教訓,皇上切不可倒行逆施,亂了陰陽綱常,助長女子的威風。”
“真正有自信的男子只會嫌棄身邊的女人不夠出色,壓制女子才幹,讓她們變得愚蠢從而襯托自己的男人,朕不敢用,自身再有才學也不敢用。”
皇上展現自己冷酷無情的一面,哪怕他昨日才說過於御史是個好官。
儒雅的皇上令人親近,但冷漠的皇帝令人畏懼。
倘若皇上一早這般行事,太后娘娘早就消停了,不過柳三郎亦明白若是皇上冷漠無情,也不會有這麼多真心追隨他的人。
“兒女生下來後,第一個見到得就是母親,優秀的母親言傳身教,自然兒女會懂事知禮,以後進學後也不至於瞧不起自己的母親。沒有人能代替母親對女兒的影響,雖然今日太后娘娘同朕意見不合,但朕從不後悔讓太后輔政十餘年。”
皇帝轉過身,面向太后,文質彬彬的躬身行禮:“朕感激母后對帝國,對兒子的付出。”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又有被內侍拽走的於御史做殺雞儆猴的那隻雞,朝臣們縱然反對也不敢出聲了。
皇上正在興頭上,此時不贊同皇上,沒準會被皇上記恨,被當做太后娘娘的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