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郎拿著銀子走在街上,想著自己沒吃早飯,肚子餓的很,便去找了個地方,吃了兩個饅頭,一碗粗糧粥,雖沒吃飽,但總比肚子餓的咕咕叫好。
“給我包二十個饅頭,帶走!”
“好嘞!”
賣饅頭的歡喜的應了一聲,“客官,涼的饅頭,您拿回去蒸一下可好?”
“好!”
“得嘞,我拿芭蕉葉給您包一下!”
用新鮮的芭蕉葉包了二十個饅頭,加上早飯一起,一共二十四文,饅頭一文錢一個,粗糧粥兩文一碗,朱二郎拿出一兩銀子,賣包子的老闆接了放在稱上,“嗯,是一兩銀子,足足的,我找您九錢七十六文!”
九個一百文、一個五十文,兩個十文,一個五文,一個一文的銅板放在了朱二郎面前,“您點點!”
“剛剛好!”
朱二郎拿了錢,又拿了饅頭,準備去鎮門口等,卻又想著從未給三個女兒買過東西。
便去了賣布的鋪子。
“客官要買點什麼?”
“買點適合女兒家做貼身小衣的布料!”
“給媳婦買?還是給閨女?”
“都買!”
雖說貼身小衣用不了多少布料,但一下買四個人的,也是一筆買賣,掌櫃立即介紹了好幾種布料,“我想買點細棉布!”
“那要什麼顏色?”
“粉色吧!”
三個女兒高矮不一,大小也不一樣,一樣的顏色也能分別的出來。
“那大人呢?!”
“紅色吧,紅色喜慶!”
“行嘞!”
細棉布還是比較貴的,四個人下來,也花了六十文,掌櫃還配送了線。
朱二郎付了錢,把布料妥帖放在心口位置,用手壓了壓,不讓人敲出來。
走在大街上,看見買頭繩一類的攤子,朱二郎停下腳步。
看著攤子上的東西。
“客官要買點什麼?”賣東西的阿婆笑眯眯的問。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