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為師續講《謀篇》。故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先生,弟子想知隙字解讀,為何它居最高?”
“陰陽互補,無隙為和,故和為最高。你且回頭觀望,可言視物!”
鄒忌迴轉身,起立觀看。“先生,這授業臺所居雲夢仙境之半端,左為青龍山勢,昂頭躍起;右為白虎山形,伏身圍繞。遠處,山山相連,近處,溪潭相近。綠色草木,隨山谷迴旋,蟲鳴鳥吟,擁餘音撩動。”他轉過身,坐下。“弟子亦只看到這些!”
“甚好!山形地勢,福地仙境所擇;百物相生,不相欺侮,此即為和,配之百獸暗逐,又相生相剋,即為諧,故諧和為之最高。而王庭內,貴戚院,百姓家,達此狀者,少矣!所以望塵莫及。你所學之才,如能及至結,天下可一,亦你平生功德!”
“謹記先生教誨!”
“萬事理一,溫習課業,心中必有萬物。視一物而懂同類,此為悟。悟曉之理,則由近而遠,雖千里之外,卻近在眼底!”
“先生大道,弟子牢記。”
“鄒忌,為師知你餵食過雄鷹,亦放牧羊群,亦探問文秀醫道,亦請教荊路野獵,亦探討師母耕種,你何以評之?”
“這…”鄒忌還沒想過先生會問這樣之事,只好按所想說道。“弟子學治國之策,欲做轟轟烈烈大事。但弟子深知,成大事亦小事積累,故學得他學皮毛,也為日後能顯小情小義而服身邊之人,不知弟子這樣所為對否?還請先生指正。”
鬼谷一鄒眉,沒有言語。
鄒忌忙長揖。“先生,弟子是否有錯?”
鬼谷回神過來。“你認識之事,為師僅問問而己,無他所指,亦何道正錯。不過為師可提醒一言,藝技正如這谷內一類,雖名不同,道法而一。熟大熟小,不可輕言!熟輕熟重,安能斷也!故應一視同仁,舉他藝之高,方能全己藝之安,否則…”鬼谷子停下話。“你回去再悟後語!”
“是,先生。”鄒忌明白先生所指了。“弟子告退!”
“你隨為師谷口一走,也給為師談談孔聖之學,如何?”鬼谷已起身。
“願與先生一往!”鄒忌高興,他知道每次先生如能帶子弟巡走,都會見物說理,見今推古。以致私下,公孫鞅、文秀、白起、樂毅與自己總是辯論、爭討,增進學識。
他們走下陡峭的石崖,穿過亂石叢生,花草繁茂的谷底,向著通仙小路而去。
鄒忌緊隨著鬼谷,講著魯地孔府所見。
鬼谷則悠閒自得,似聽非聽,似視非視,全然不理鄒忌。
他們上了通仙路,轉過一線天隙,便可腑視谷外一切。遠處,兩片羊群散落在綠樹草叢,時隱時現。
鬼谷停在那裡,回身對著鄒忌。“你再回身視物,有何感覺?”
鄒忌回身,山峰如無隙的城牆,披著綠色衣衫。“弟子只見山峰草木。”
鬼谷微笑道:“為師卻見飛瀑而下,洞府幽深;墟谷綿延,白河歡歌;再細看,則能見晚炊煙起,溪流緩行;百蟲夢醒,萬物收斂!”
“這…先生,弟子愚鈍!”鄒忌,還是疑惑之中。
“學以致用,你剛剛還談以近知遠。所視有限,心神無界,物有表象,只擋視野,卻無奈心神!”
“弟子明白先生教誨!物可為一,亦可一境,表象如山峰草木,掩其道理,假象視野。心神不入,怎能達其體裡,觀其微變。假象正如人之衣物,臉之表情,皆能掩其內象!”
鬼谷點頭。“你沿此路可找尋白起、樂毅,也好同回就歺,為師在此等待!”
“是,先生。”鄒忌說完,高興向坡下林間跑去。他知道穿過那層錯綜複雜山路的林木,便能在羊群一側找到他倆。
他毫無費力地穿過樹林,遠遠便見白起、樂毅和一女子站在那裡,他有些驚訝,那女子並非文秀及得地,也非師母珠兒,該不是東裕村所住樂毅之母吧!
到了近前,卻發現是一年輕少女,雖風吹日曬後臉孔發黑,卻仍不失亭亭玉立,美目有情。鄒忌一怔,此種眼神好似相識。
白起樂毅看到鄒忌到來,高興地喊著“師弟”,讓少女更覺得莫明其妙。可少女看到近前的鄒忌,卻也露出興奮之態,高興地說到:“就是他,我就要找他!”說完,她從地上拿起包袱,開啟後取出一把短劍,向鄒忌胸前一展。
鄒忌一看,正是自己家傳寶劍,他突然知道少女來自哪裡了。他接過劍,看著少女,少女點點頭。
“師弟,她來好一陣子了。”樂毅說道。“是我母親指點她來的,說找半年前來雲夢山尋師學藝的美男子。我倆一聽便知是你師弟,可又不敢擅做主張,只想讓她先回東裕村,可她就是不走,非跟我倆進山找你,說有急事!”樂毅說完,衝白起一笑,又轉向鄒忌。“你來的正好,我倆可要回去吃飯了!”說完,不待鄒忌說話,二人笑著跑向樹林。
鄒忌無奈搖搖頭,轉向少女。“我知道你定是救我衣食的逃奴之族,為何一人來此送劍?”
少女含羞低頭說道:“我們族群在你走之後,又躲過兩次貴族武士抓捕,家父還用此劍斬殺幾名官兵。後果,濱海之王招募耕種之人,凡進其區,都當自由之身。我們便移居那裡,我父和其他男丁還應徵入伍,被選為什長。那日,我父回來便對我說,你落難之時才付此劍,定是隨身之寶,否則怎能身無他物,只此一劍。而此劍又奇特鋒利,必是寶物,還是還你,豈能趁人之危,以小易大。另外,我父也從兵長那裡聽到鬼谷先生才能過人,熟納百科。濱海地廣人稀,草肥葉茂,我父想讓我也學些牧馬之技,他日也可為軍中供馬,回報濱海之王還自由之恩!”
“你一路走來,必是艱辛,鄒忌感激,可學藝之事,還需先生同意!”
“我在東裕村遇見樂毅之母,她說鬼谷子心懷若谷,只要心誠資穎,定能學成。我族亦是遼東大戶,只是戰爭所敗,而被押回為奴,牧馬訓養,巴亞自小就愛!還望鄒忌哥哥領我進見先生。”
鄒忌思考片刻,恍然大悟,先生神機,早料如此,才驅己前來。看來,恩情所致,必是先生已預設此事,只需自己還恩報情而矣!
“好,我就帶巴亞進山!能否為同門師兄,鄒忌都當報巴亞衣食贈給之恩!”
“巴亞見到鄒忌哥哥,還回寶劍,已欣慰至及,要是再承鬼谷先生收為子弟,巴亞定要象鄒忌哥哥一樣,做一不俗之人,何必非淪落成男人妾奴之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