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位說道:“幹活的工人們,吃和住,都是大問題。”
“能說具體一點嗎?”汪軍問。
“天氣越來越冷,現場搭建工棚的話,晚上的取暖,就是個難題問題。”
“沒有解決辦法嗎?”
“兩個辦法:一是通勤,就是白天干活,晚上回附近鎮子上住旅館。我們看了一下,這樣每天在路上耽誤時間就不說了,通勤車和住宿費,都是不小的支出。”
“第二個辦法,就是就地搭建氈房,就是草原上那種蒙古包,達到冬季保暖的要求,費用也很高。”
汪軍想了一下,問:“如果不考慮費用的話,哪種辦法更好呢?”
“那當然是現場搭建氈房了,省的來回在路上折騰。”
汪軍一拍桌子:“好,那就建氈房。你們能組織幾支隊伍過來,我們十條路同時開工。”
“同時開工?那怎麼可能!機械裝置都不夠用。”
汪軍追問:“需要多少機械裝置?”
“每支隊伍最低配置:一臺剷車,一臺抓鉤機,一臺壓路機,一輛後勤車。”
汪軍:“那你們最多能組織幾支隊伍?”
三個人相互望了望,每個人走伸出兩根手指。
汪軍繼續問:“這樣一支隊伍,每天能修多長的路?”
“如果人手充足,後勤保障也跟得上,天氣又好的話,地形也配合,每天能推進五公里,這是極限了,一般也就三公里左右。”
汪軍:“好!那你們的費用,怎麼算?”
三人又互相一眼,很是疑惑,又望向謝建軍。
“費用?費用不是謝老闆出的嗎?我們就是幫忙來的。”
這回輪到汪軍疑惑了,他看向旁邊的周道平。
周道平也搞不清楚什麼狀況,沒聽說讓謝老闆出錢啊?
這時候謝建軍發話了:“我們謝老闆說,費用算他的,請這幾位來,只管修路。”
周道平說:“幾位稍等一下,我先請示一下我們老闆。”
周道平很快就帶回來李東文的指示:“我們老闆說不用謝老闆出錢,他能把人請過來就好,這錢我們自己出。”
幾位包工頭又愣住了,這還是頭一次遇到修路也爭著出錢的,以前只聽說吃飯爭這付賬的。
這時,謝建軍也出去打了一個電話,回來就對三位包工頭說:“謝老闆剛交代了,既然李老闆出錢,你們就要確保組織十支隊伍,確保按時完工。”
既然錢不是問題,幾位立刻開始列物資採購清單。
汪軍一看,好傢伙,光柴油就需要五百噸,鐵鍬,洋鎬,手推車……
“我們儘快派車和司機過來,其他人手你們在當地請,每支施工隊配30人,聽我們的人現場指揮。另外準備搭建氈房的材料,以及廚具和炊具等生活用品,廚房也要現場搭建。”
汪軍一看這架勢,這修路還真是麻煩。
周道平接到了一個電話,臉色一變,匆匆而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