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不是一顆兩顆,而是一大片,掛在枝條上,陽光灑落,銀光閃閃,很是好看。
“這是野生的蠶,好像是傳說中的天蠶,我還是第一次發現。具體是什麼品種,還要詳細鑑定才知道。”周教授邊看邊說。
“如果能夠育種成功,將改變中國絲綢乃至世界絲綢的歷史。”周教授還處於興奮狀態。
“你們多采一些,帶回學校去研究。”周教授吩咐他的兩個學生。
“不,少採一些,讓它們先自然繁殖。把這裡保護起來……”周教授有些激動。
“老師,那邊林子裡還有,好多呢……”另一個學生提醒周教授。
這些蠶當然不是野生的,是李東文悄悄放養的,就是為了讓專家發現。
李東文沒敢放養太多,他怕這些傢伙把林子吃光了。這幫傢伙的繁殖能力太強大了,食量也很大。
周教授大致瞭解了一下榛樹林的規模,有兩三萬畝,能養不少蠶了。
“這裡榛樹太密集了,不利於生長,可以移植一些到別處,擴大一下規模。”周教授建議。
周教授他們採集了幾百枚蠶繭,準備馬上帶回學校研究。
“這些枚蠶繭已經開始發黃,變軟,這是馬上要羽化成蛾破繭而出的了。必須抓緊時間送回去。”周教授顯得很急迫。
周教授並不是一個人返校的,桃花仙公司派出了五人工作組,隨行的有張俊茹及兩名律師,何安江孫曉琰等人,是準備與西北農林大學簽約的。
張俊茹團隊作為專業律師,指出了一個核心點,蠶種的所有權問題,蠶種是在桃花仙公司的林場發現的,所有權屬於桃花仙公司,周教授等人今後的科研成果,只能算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桃花仙公司可以有償使用。
這邊的工作組剛剛出發,孫運聖就帶了一男一女兩個蠶種培育專家來到了通遠。
女的叫詹一鳴,二十七八歲,挺清秀的。
男的叫甘德強,四十來歲,身材挺高挺壯的,身高一米八以上,體重至少一百八。
這倆人是孫運聖從市裡的育種基地高薪聘請來的。
孫運聖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年薪十萬,終於打動了倆人。
甘德強是基地的二把手,蠶種廠副廠長,技術派。
詹一鳴是他的助手。
甘德強和詹一鳴之間是有故事的,這故事在年初一場醉酒之後,變成了“事故”,被甘德強的老婆知道了,哭喊著鬧離婚。
沸沸揚揚的,兩人最終還是離了,甘德強淨身出戶。
詹一鳴是未婚,事故一出,她背了一個“小三”的罵名,在單位也待不下去了,就申請停薪留職。
甘德強也想換個環境,換個活法,正巧孫運聖找上門來,甘德強索性就帶著詹一鳴來到了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