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的,也沒什麼好逛的。
眾人去了一趟榆州城北的紅石峽,比較近,距離市區只有五公里。
這也算見識了這裡的自然風貌了。榆州八景之一的“紅山夕照”,據說從明代就有了。
總算看到一條河流了,可惜冰凍住了,當地人成為“榆溪河”,其實也就是一條很小的河,比小溪也大不了多少,否則也不會被稱為“榆溪河”了。
週一早上,李東文一行人吃過早飯,打車直奔榆州州府。
來到州府,就被門衛攔了下來。這大院不是隨便進的,來訪要登記,甚至多數部門都要預約才能進去。
張清蘭拿出證件去登記,說要找榆州招商局。
門衛拿著證件看了半天,然後說:“招商局不在這個院裡。”
張清蘭:“請問招商局在哪裡?”
門衛又看了她一眼:“我哪知道招商局在哪裡?反正不在這裡就是了。”
張清蘭還想繼續問,被李東文拉了回來,“咱們走吧。”
這特麼閻王難見,小鬼難纏啊。
上趕著不是買賣。
“咱們在酒店等著。”李東文說,“派個人去找一下招商局,讓他們到酒店來談。”
何安江帶來的一個叫廖的助理和張俊茹帶來的一位律師,自告奮勇要求去找招商局。
小廖臨走時問:“老闆,我們該說投資什麼專案呢?”
李東文:“就說……就說植樹造林吧。”
一夥人兵分兩路,李東文帶著大家回了酒店,小廖和律師去找招商局。
一個多小時後,小廖和律師回來了,招商局的人並沒有請來。
兩人回來彙報說,榆州城沒多大,招商局並不難找,距離州府大院也就相隔兩條街,在一棟單獨的簇新小樓裡。
招商局也是對外視窗單位,辦公條件還過得去。
聽說兩人是港島來的,還是受到了熱情的接待。
但是當他們說出了投資專案,情況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招商局的人明顯開始敷衍,說我們會認真研究的,兩位先請回吧。
兩位先請回吧?是個毛意思?
“你們倆留下聯絡方式了嗎?比如咱們住的酒店,以及電話?”李東文問。
小廖:“我們留了名片,也登記了住址。”
李東文:“那就……先等等看吧。”
一行人等了一天,也沒等來招商局的人。
第二天又等了一個上午,李東文說覺得不能這樣坐等了,讓小廖他們倆下午再去招商局問問情況。
兩個人回來的很快,還帶回來一份《榆州日報》。
小廖指著這份《榆州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傳銷騙局系列報道:所謂“植樹造林”,實為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