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的連長們不停地打著求援電話,他們的營長又將電話打到團部。
團部一邊聯絡著炮兵團,師部,一邊安排前線逐步後退。
俄軍如潮水般湧了上來,佔據了奧軍放棄的陣地。文森特彎著腰,沮喪地跟著軍官撤退。他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主動放棄陣地,在這片陣地上,他們的連隊已經付出了四分之一的傷亡。文森特惋惜著戰友的生命與鮮血,其實他應該慶幸自己逃出生天。在整個戰場上,有幾支連隊已經全軍覆沒了。俄國人衝上了戰壕,僅憑几支衝鋒槍根本無法抵擋。
子彈打在人群中,就像大海里翻了幾個浪花。俄國人蜂擁而至,戰壕裡的官兵只能扔掉武器,束手就擒。英雄主義雖然不至於絕無僅有,但也是足夠罕見的。士兵們單純地以為自己是在戰鬥,軍官也僅僅是知道需要阻擊俄軍。現在戰況還未見分曉,只有幾個知情者知道他們所處的絕境,魯道夫為軍隊揹負了至少一半的絕望。
撤下來的部隊進入了新的防線。文森特領了彈藥,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俄國人停下了,他們在攻佔的陣地上修整。乘著勝利後高漲計程車氣,他們在積蓄力量後,又會發起進攻。
文森特疲憊地盯著前方,俄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他不禁懷念起了幾天前勢如破竹般的戰鬥,漸漸的,他又想起了在加利西亞的撤退。那時候他們損失並不嚴重,只是陷入了俄軍的重圍,於是他們一路撤退,放棄了進攻,放棄了勝利,甚至放棄了國土。
後方忽然想起了炮火聲,文森特本能地去躲避,卻忽然發現,這是他們的火炮。
稀稀落落的炮彈飛向對面,遠沒有對面過來時那樣壯觀。炮兵確實有些吝嗇,他們只出動了75山炮和100榴彈炮。
一道道弧線劃過天空,然後緩緩墜下。這些炮彈彈道彎曲,遠沒有加農炮那樣凌厲。他們更像是在威懾敵人,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炮彈精確地砸到了幾道戰壕附近,爆炸後飛濺的彈片往往能擊倒一片人。因為缺少鋼盔的保護,腦袋扎入彈片計程車兵大多一命嗚呼,就算僥倖生還,也不過是在幾天的劇痛慢慢失去生機。
炮火裡的慘狀不忍直視,俄國人似乎承受了強烈的打擊。但這幾百發炮彈產生的影響卻很有限,炮彈精確擊中目標,在俄軍的戰線上開啟了幾處豁口。俄國人立刻疏散了隊伍,他們依舊準備著進攻,現在只是等待著火炮還擊。
天空中飛過兩架偵察機,都是雙翼機。開戰時所向無敵的福克單翼機更適合空中作戰,在進行偵察、觀測等任務時,它航程短,飛行效能差的缺點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現在是航空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飽受打擊的協約國空軍很快就研製出了新型飛機,雖然還沒有抹平差距,但至少有了還手之力。
西線的空戰異常慘烈,英法飛行員的生命只有六個星期。東線的戰鬥還算和諧,制空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俄軍飛機不多,也很少有人重視。不過俄國人在航空方面任有革命性的建樹。
他們製造了穆羅梅茨”轟炸機,這款四引擎飛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設計的轟炸機。這些轟炸機現在都部署在華沙,這個月他們將引來首秀。
興登堡在東線策劃了一場攻勢,俄軍為避免包圍,一路後撤了上百公里,昨天,德軍將俄國人趕出了東普魯士。
坦能堡會戰給俄國人留下了心理陰影,面對德軍的攻勢,他們爽快地放棄了自己的土地,退回到了維斯瓦河。曾經的指揮部華沙,現在即將成為前線。
在南線,俄國人一點也不忌憚奧匈軍隊。雖然他們已經輸了一場,三個軍都進入包圍圈,但他們依然不願放棄,仍計劃在倫貝格與奧軍一決勝負。隨著形勢好轉,第一和第四集團軍也如期進攻了,他們只遭遇了俄國第四,第五兩個集團軍和第九集團軍的一小部分。俄國人如臨大敵,不但將新組建的十二集團軍派往華沙,還調集了第九集團軍北上。從重視程度上可見一斑,俄軍的戰略重心雖在南線,可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防禦。
一支部隊來到了前線,他們是一個在後方一直雪藏的營,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十二輛坦克。一路征戰、跋涉,能夠正常使用的突擊炮只剩一半,有幾輛是在戰鬥中損毀,剩下的都停在了倫貝格,等待著維修。
趁著俄軍在炮火中疏散之際,這支反擊部隊行動了。俄軍防線上臨時駐守計程車兵根本無力抵擋,他們草草佈置的幾挺機槍剛剛開火,就被坦克炮或者機槍摧毀了。突擊炮上那門47炮威力有限,而且不能轉動。不過它的射速快,再加上車載的兩挺機槍,可以給步兵提供很好的火力支援。在進攻中,它最大的作用是取代騎兵,當一個堅不可摧的鋼鐵怪物來到戰壕前,毫無經驗計程車兵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依靠著無往不利的坦克開路,俄軍被趕回了出發時的前出陣地。奧軍沒有繼續追擊,撤離得士兵回到了戰壕中,進攻部隊和坦克急忙撤了回去。
對面的炮火又響了起來,暴露在曠野上的坦克不懼爆炸的餘波,至於直接命中,更是一種小機率事件。
在偵察機的指引下,十二門105野戰炮開火了,炮彈擊中了俄軍的炮兵陣地。取得的戰果不大,可干擾敵軍的目的卻達到了。眼見炮彈在附近爆炸,俄國炮兵只能轉移陣地,派出的進攻部隊安然地撤回了後方。
這樣的戰鬥在第四天停止,俄軍不是害怕白白傷亡,更可能的原因還是炮彈不夠了。進攻需要火炮,這是幾百年來的共識。俄軍指揮官再無能,也不至於讓士兵直接送死。這一點,還是值得那些被撤換的奧匈軍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