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何秋在書院就又感到有些無聊,楊少峰等人最近都很少來問他問題了,一來是他們現在對數學物理這些已經有部分了解了,足夠支撐他們進行現階段的學習教學。
二來,現在他們各個都在私底下鑽研何秋當日丟擲的數學、物理等書,試圖從中找到和理學相連的部分。
這都是想做一脈宗師的,何秋雖然給出了一些書和答案,但他所言的學問和理學乃至儒學之間的聯絡都不慎緊密,若是楊少峰等夫子誰先做好理論基礎,那誰就是這門新理學中何秋之下第一人!
有這麼一個胡蘿蔔吊在前面,這群夫子的積極性暴漲,這可是能名留青史的大好事啊。
何秋總不能還眼巴巴的跑上門,問這些夫子還有什麼不懂的?或者說指點他們如何把經義篡改,變成符合新理學的東西?
說實在的,要做這點,何秋還真的不如這群夫子,他沒有什麼儒學底子,就是當日演講所言也不過是泛泛而談。
想來想去,何秋總算給自己找到一件事做,那就是搞安全演練,這也是前世的學校裡常做的事。
而且這個時代,指望官府救災,明顯不是很靠譜,還不如百姓自救,何秋就打算把前世自己經歷過的安全演練,搬到大明來。
說起來,當年汶川地震之後,他們學校也是下了一手狠功夫,狠狠地對何秋他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安全講座和演練。
這些東西現在何秋都還有些印象,畢竟這也算是能救命的東西,能不記得深刻點嗎。
所以現在何秋寫起安全演練的方案,真真是駕輕就熟,沒過幾天就搞出了一套方案。
何秋甚至把邊上一條河段拉了網,打算等明年開春之後,讓書院的學子們統統去學游泳,增強他們的自救能力。
雖然說面對洪水時,一般沒什麼大用,但平時他們下河洗澡的時候,還是可以減少一定的風險。
就算不提這些,何秋也覺得,每個人都學一點自救知識是件好事,災難來臨時,多這麼點知識,都會比不懂的人活下來的機率大。
“演練?”
朱玉穎有些好奇,她這次過來也是獲得了朱棣的默許的,大概是場次從何秋這拿走了不少好東西,朱棣心裡有些不好意思,就稍微放鬆了朱玉穎和何秋的來往,怕是心裡還懷著點陰暗的心思。
所以朱玉穎才能趁著沒事,又溜到書院來找何秋,這次榮幸的成為第一個見證何秋要做安全演練的人。
何秋把手稿遞給朱玉穎,這上面寫了不少抗災自救知識,和一些災難的預防措施。
朱玉穎在一邊翻看這份方案,何秋在旁邊給朱玉穎介紹:“對,演練。就是假設災難發生了,組織大家進行逃生。就像練兵一樣,平時多訓練,戰時少流血。”
“換到這安全演練上,就是平時多模擬模擬自我救災,等到真的有災難來臨時,心中不慌,憑藉這些知識更容易活下去。”
“其實有不少人都是因為災難來臨時太過緊張,腦子裡面一片空拍,不知道該幹什麼,這才丟了性命的。這種情況戰場上也有不少,有些新兵刀都拿不穩,上了戰場最先死的就是他們這種。”
朱玉穎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也不是不通軍務的,他父親朱棣喜好武事,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比旁人更瞭解些戰場之事。
“那我們就和楊夫子等人商議一下吧,看放在什麼時候合適。”朱玉穎贊同道。
何秋看到朱玉穎同意自己的想法,心中極為高興,把這份方案用蠟印機印了幾十份,拉著朱玉穎和楊少峰等人商議。
說實在的,何秋覺得書院的這些學子們一天到晚讀書,實在太辛苦了,連何秋建好的體育場都沒幾個人去,自己的徒弟們平日裡也不來找他了,一個個的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