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朱棣在外整頓軍務回來,瞧見何秋又在庭院裡的樹下躺著,邊上還放著花茶和瓜子,頓時氣都不打一處來。
滿是怨氣的說,“何先生,你之前的志氣呢?大白天的,也不幹點正事!”
何秋現在坐的椅子,朱棣已經饞了很久了,這椅子是何秋簽到拿來的,是一把躺椅,通體是藤編的,人在上面半躺著,帶著椅子一搖一晃的,別提多舒服了。
朱棣問何秋要了幾次,何秋死活不給,說他也只有這麼一把,讓朱棣自己找木匠打去,這不是朱棣的椅子現在都還沒做好,只能眼看著何秋坐躺椅,他自己在一旁站著。
何秋躺在椅子上輕輕地晃盪著,口中振振有詞:“書院的事有馬和操心,商業的事我都交給玉穎了,工坊你比我都上心,我不閒下來有事沒事教下徒弟,休息休息豈不是正好?”
朱棣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休息休息,你都休息了半個月了吧?怎麼,還沒休息夠?”
何秋不以為恥,驕傲的點了點頭,“春困夏乏秋無力,冬天躺在被窩裡,哪個時節都不是做事的好時候啊。”
朱棣氣得快吐血了,這人歪理怎麼這麼多!
“懟了,我記得那本紅樓夢,是你的書吧?”
“是呀,怎麼了?”
何秋有些好奇。
“怎麼了,北平的一些勳貴開始向我打探這書是不是我寫的,還問我王府是不是也像賈府這麼奢靡!”
“市井裡知道這書是從燕王府出來的人,不少都把賈府的用度當做我燕王府的了。”
說到這裡,朱棣竟生出了一股委屈來,老子的王府已經夠簡單的了,平時用度極為節儉,整個精力都放在軍隊上,結果居然有人因為一本小說,抹黑我燕王府。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對於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那就更不能放過了。
何秋聽了,差點沒被瓜子嗆住,怎麼會有這種奇行種,怎麼就把燕王府想象成了書裡的賈府呢?
不過想到那個著名的“皇帝的金扁擔”的笑話,何秋也就釋然了,人們的思想境界還是有差距的,不能強求人人都有他這般的見識。
不以為意的說,“理會這些話作甚,又傷不到你一根毫毛。”
“說到小說,我這又有兩本,但估計不太好發表,你幫著找個法子給匿名發了吧。”
朱棣本來也沒有特別生氣,只是看不慣何秋這種鹹魚的做派,聽了之後,捏著鼻子把何秋遞給他的書拿起來看了。
《儒林外史》和《官場現形記》?
一看名字,朱棣就知道和士林官場脫不了干係,仔細看看,朱棣就更能理解何秋的為難了。
這兩本書都及其辛辣,一個批判士林,一個批判官場,書坊的兩大消費群體都被何秋毫不留情的嘲諷了一頓。
而且這書要印出來,萬一被扣上一個抨擊朝政的名頭,哪家書坊都遭不住,自然不會有人敢出版。
不過這也確實是好書,朱棣想了想,“不行的話,讓玉穎收購一家書坊,我們自己印就是了,我也不在乎這些。”
“你這書寫的確實好啊,一天天的能有這麼多時間寫書,倒也沒浪費時間。”
何秋瞠目結舌,只能堅決的否認,這書不是他寫的,一本是吳敬梓寫的,一本是李伯元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