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鴇見勸說無效,也不再多說什麼,直接拿了一套紙筆放到何秋面前。
何秋拿起毛筆,甩了甩手腕,然後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已經做好了抄詩的準備。
但到了真正動筆的時候,他就發現抄詩也沒那麼容易。
明初這個時候,可以被抄的詩詞實在太少了。
畢竟詩歌的黃金時代還是在盛唐,詞曲的黃金時代還是在雅宋。
明清兩代的話,文人大部分時間都去研究八股文了,有名的詩詞反而不多。
到底該抄哪一首呢?
何秋搔首撓頭,想了很久,突然間想到了一首後世特別有名,評價也特別好的詞。
而且這首詞的風格,跟綺夢剛才唱的《八聲甘州》也有幾分相似,應該有很大機率透過綺夢姑娘的考驗。
決定了,就寫這首!
何秋蘸上濃墨,用小楷在宣紙上寫下了“木蘭詞·擬古決絕詞”幾個字。
……
半炷香的時間之後,老鴇拿著寫滿字的宣紙走到了綺夢姑娘房間門口,敲響了房門。
門裡面傳來一個冷淡的聲音道:“誰?”
老鴇連忙彎腰道:“綺夢姑娘,我是三娘,有客想要見您,給您寫了一首詞,您要不要看看?”
門裡面沉寂了幾秒鐘,隨後門才開啟。
一個穿著墨綠色短衫的婢女站在門口,衝著老鴇伸出右手道:“給我吧!”
老鴇連忙將宣紙放到了婢女手上,並且討好的笑了笑。
婢女衝著老鴇點了點頭,隨即關上了房門。
此時綺夢姑娘依然戴著面紗,正在翻閱一些信箋。
婢女走到綺夢身旁,噘起小嘴道:“又有無聊的客人想見姐姐你了,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對自己也太自信了!”
綺夢淡淡的說道:“我現在是醉花樓的花魁,有客人想見我很正常!”
“那這首詞姐姐你要看嗎?”
婢女抖了抖手裡的宣紙。
綺夢頭也不抬的說道:“你念給我聽吧,我就不浪費時間看了!”
“也好!”
婢女答應了一聲,拿起稿紙唸了起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她只念完第一句,綺夢就猛的抬起頭,看向了詞稿,臉上滿是驚詫的神情。
婢女連忙問道:“姐姐,你怎麼了?”
綺夢迴過神來,擺手道:“沒事,你繼續念!”
“哦!”
婢女答應一聲,繼續唸了起來:“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一首詞唸完,綺夢已經痴了。
她作為花魁,對詞之一道的鑑賞能力極強。
聽完這首詞,她眼前彷彿浮現出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分手的場景。
她心中感受到了強烈的幽怨、悽楚和悲涼的意境。
能借詞傳意,足以證明這詞作者的水平。
綺夢做花魁的這段時間,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高明的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