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別送行之時,請徵辟入京的大才,留下墨寶,這種事情,某種程度上已經算得上是大周皇朝,文人中心照不宣的一種默契了。
但。
能夠留下墨寶的大才有很多,但他們留下的詩詞歌賦,卻未必都是名作。
可唯獨顧長生這邊,卻是無人懷疑,其人能否寫出名作來,只是在猜測顧長生能夠做出何等名作。
畢竟。
顧長生的才華,在過去已經數次得到了驗證。
「不過,怎麼可能只是出縣級的名作?幾位前輩這判斷下的未免也太小看小師弟了!」
聽到大儒們的爭論。
江雪身邊,那些南康書院的書生們,卻都是有些不滿起來。
在他們看來。
自家小師弟,最起碼也能夠作出達府級的名作才對。
聽到他們的話語,江雪不由一笑,擺手說道。
「你們也不用太激動,先生們會這樣想,也是情理之中,你們自己想想,小師弟這段時間,究竟寫出多少名作了?」
聽到江雪的話語。
在場的眾人都是一怔,旋即卻是齊齊反應過來。
別的不說。
就在審判玄靈院,審判那南康城隍之前。
顧長生還作出了一副劈山救母圖,乃是鎮國級的名作畫卷。
如此多的名作加在一起。
顧長生胸中的才氣積累便是再雄厚,現在只怕也剩不了太多了。
「但,小師弟可不是我們這種沒有才氣,便作不出值得入眼的詩篇的人物,你們說小師弟能做出達府級名作,其實,我也這般想!」
江雪說著。
看向顧長生,眼中也是閃過期待。
眾人的議論,顧長生並未聽到,或者準確點說,他聽到了,但並不在意而已。
他的腦海中,此刻浮現的,都是南康府萬民相送的場面。
原本顧長生,就已經產生了,想要走到這方天地最高點的決心。
而現在,這方決心,卻是愈發堅定。
不為別的。
就為這些淳樸百姓們的感激與信任,顧長生也想要努力一把!
一念及此。
顧長生腦海中,卻是有著一篇詩歌,浮現而出!
《南康府送顧長生於道左》!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簡簡單單,二十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