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重視考據的書籍,顯然很少有人感興趣,丟在南康書院的南康樓中,已經很多年了,也就顧長生這一次,才翻了出來。
卻是讓他有了新的收穫。
武者的修煉費用,是很昂貴。
但,這是相對而言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普通人想要成就武者,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是日常鍛鍊,強健身體,這一步,需要用完善的鍛體法,和配套的藥浴,才能夠實現身體最大限度的強化。
第二步,則是服用各種寶貴的藥材,熬製出來的藥湯,藥膳。
用來壯大武者內部的筋骨和氣血。
做完這一切後。
才到第三步,正式將鍛體法,修煉到圓滿的地步。
在這個過程中。
藥膳和藥浴,都不能停。
因為,正常情況下,各個武館傳授的基礎鍛體法,鍛鍊效果,是很出色,但鍛鍊強度,也很恐怖。
若是沒有藥膳和藥浴從旁輔助,到最後很可能,武道沒有入品,反而將自己給練成了一個殘廢。
也正是因為這麼多的藥膳、藥浴,花費,才會這麼大。
但……
「或許,可以換一種思路。」
顧長生想到的,是前世的適齡入學制度。
之所以所需要這麼多藥膳藥浴,是因為,習武的少年,要麼,是五六歲,極為年幼的武道世家,要麼,就是十二三歲,家裡養不活,會吃窮老子的半大小子。
前者,有家傳的功法。
後者,基本上都是富戶人家,不受重視的次子、三子,為了防止他們和長子爭奪家產,這才被打發出來,家裡給一筆錢給武館,讓武館傳授他們武藝,好讓他們未來好歹有個立身之本。
而這,就是關鍵。
「五六歲的孩子,筋骨正弱,沒有藥膳藥浴,就算是世家子弟,也會傷到己身。」
「而十二三歲的孩子,筋骨已經初步長成,沒有藥膳藥浴輔助,很難在武道上,取得什麼成就。」
但,若是將這個年齡,設計到相對合適的八九歲呢?
顧長生可記得。
自家蘇柔姐,習武的時候,也是八九歲的年齡,雖然也有用藥膳、藥浴輔助,但那都是她已經武道入品,有了初步的實力後,想要在武道上更進一步。
這才開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