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雪,早已並非當年那個單純的少女。
雖然她的使命和職責,還是充當女帝的刀刃。
但這些年,她擔任天京緝司衛千戶,也見過了太多陰暗的事情,也明白,大周的衰落背後,有著怎樣的一群人在把持在推動。
想要讓這些守舊派們乖乖吐出他們的權力,遠沒有嘴上說說,那麼簡單。
但直到現在。
她才真切感受到,朝堂改革的艱難。
每走一步,都必須要權衡再三才行。
而越是想明白這一點。
軒轅雪也越明白,為何陛下,會對顧長生這般看重了。
一個智囊一般的人物,對眼前的大周女帝來說,的確是無比急需!
看著自己親信那沉吟的模樣。
女帝卻並沒有再多說什麼。
這些事情,軒轅雪早晚都要知道,雖說她是自己最忠誠的戰刀,但有些東西提早涉及,瞭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啟稟陛下。」
軒轅雪愣神片刻,也是回過神來,雖然心頭,還有些震動,但她也知道,現在並非感慨的時候,當即將禮部那邊的詢問說了出來。
「不知今科府試的解元,是否要徵召入京?」
府試,州試,殿試。
這三科的頭名,便為解元,會元,狀元。
按照慣例,取得這些榮譽的舉子,可以特許進京,不需要參與剩下的考核,就可以直接入朝為官。
這個規定。
其實就是給那些作出了驚世策論的大才準備的,讓他們能夠立刻成為天子近臣,為日後掀起革除舊弊做準備。
而作出了鎮國策論的顧長生,顯然也符合了這個規定。
況且。
既然女帝現在已經將暗示放了出去。
即便顧長生進京來,天京城的文武百官們,也不會對他有太多惡意,甚至還會嘗試拉攏結好他。
這也並非沒有過先例。
雖說這些大才們都有自己的志向,但志向這東西並非不可改變的。
況且,顧長生的根本道還不是儒道,而是畫道,他便是改了志向,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文武百官們拉攏他,只會拉攏的更起勁,也不需要擔心有什麼明槍暗箭,會害了這位賢才。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