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雖說浩然正氣,在七品之前,起不到多少實際作用。
且以顧長生如今的積累,底蘊,有沒有浩然正氣,影響也不大。
可偏偏,凝聚浩然正氣,是儒家九品·養氣境修煉到圓滿的門檻。
也只有凝練出了浩然正氣。
顧長生的儒道修為,才能夠向下一重境界推進!
“罷了,好在儒道不是我的根本法。”
搖搖頭。
顧長生想了想,到底放棄了回到自己的宿舍,睡上一覺的念頭。
轉而再度登上南康樓,準備再去閱讀一些儒家經典來。
沒錯。
這就是浩然正氣,凝聚的唯一方法。
透過大量閱讀儒家經典,與聖賢的理念呼應。
最終在胸中,凝聚出浩然正氣。
至於說,這個大量,究竟要多少。
沒有人能給出個答案。
有人只讀了一日,便可一通百通,凝聚出浩然正氣。
有人苦讀十年,都是未尋其門而入。
顧長生之前閱讀儒家經典雖然也不少。
但更多的,還是一邊讀,一邊和前世自己腦海中的儒家經典做對比,做呼應。
並沒有真正去沉下去,去分析這個世界,獨特的儒家思想理念。
至於背誦儒家經典,也都是死記硬背,去應付府試的經卷題目而已。
但現在。
顧長生真正開始靜下心來,去分析,研讀儒家的經學。
從儒家的至聖,其傳承,其言行,其事蹟開始。
準備一步一步來。
很遺憾——
一夜過後。
當顧長生從南康樓出來後,他並沒有遇到那種,讀書一夜,再睜眼已然浩然正氣在胸的感覺。
不過,顧長生並不覺得失望。
這一夜,他也不算虛度。
起碼對這個世界的儒家,有了更多的瞭解。
儒家雖說這萬年以來,聖人輩出。
但很多都只是半聖、亞聖。
真正的一品至聖,只有五位。
至聖先師,最初的傳道者。
這一方天地的所有修行道途,據說皆是那位至聖先師所傳。
其人的理念,大致可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