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文脈。
顧長生並不陌生。
天地間自有文氣所化元力流轉。
而當一地之文氣,濃郁到一定地步的時候。
便可引動天地異象,形成文脈。
對應的。
還有道門的洞天佛地,佛門的舍利金塔,武門的淬體秘境等等。
有文脈之地,儒道文人修行起來,也能夠更容易讀通書中道理,明悟經典大義。
而人道文脈,還有一個特別之處。
可以將天地元力,化為浩然正氣。
於文脈浩然氣前,任何文人,只要有私心,便將在浩然氣的甄別之下,無所遁藏!
但這並不意味著。
人道文脈,就真的可以做到公正無錯了。
上官錄看著顧長生,眼神冰冷,嘴角上揚。
人道文脈,說到底,不是天道文脈,並不像民間傳說中那般。
只要引動浩然氣加身,便可以甄別文人陰私之事。
而是需要將所斷之案,蒐集到的各色證物,一樁樁,一件件,盡數匯總,放於招來的文脈之前。
由文脈之中流轉的浩然氣,進行甄別判定,最終,以證據、證詞為根據,判決受到文脈審訊的文人,是否有罪。
說到底。
人道文脈的作用,更多的時候,還是在判案方,證據不足,或是覺得,證據的來歷不明時。
才會由大儒出面,引動人道文脈,檢驗證物、證詞的真假。
畢竟,在世人看來。
證據證詞,或許會有虛假。
但在人道文脈面前。
一切陰私詭譎,都將無所遁藏!
而在上官錄看來。
“現有的證據,若是放在有司,或許不足以判決顧長生的罪名。”
“畢竟,有司官員,多少都會顧忌顧長生,鎮國賢人的身份,單靠現有證據,還不敢妄下結論。”
“但人道文脈,卻不會顧忌什麼鎮國賢人!”
上官錄看著對面的顧長生,一張臉上,笑意冰冷無比。
而那人道文脈,演化出來的神鏡中,降下的一位位儒衫文人,也都是睜開雙眼。
他們被文脈接送而來時。
便已然透過意念溝通,從上官錄那裡,得知了案情的脈絡。
此時看著顧長生的眼神,都是頗為不善!
畢竟。
若是按照顧長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