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人脈
新宅是顧婉花費心力一點點兒設計佈置的,她自然是極為喜愛。//..前院後院,加起來一共九個院子,連為一體,又各自獨立,其中一花一草,一涼亭,一池塘,假山隔斷,都佈置得有其精妙之處,落落大氣,門窗用的木料,都是柳木頭珍藏多年捨不得動用的好料子,因著有了年頭,此宅雖為新建,到比尋常新居多了幾分古雅。
顧安然和顧婉所居的兩個院子——‘陶然居’和‘雅心閣”處於正中央,草木環繞,位置優越,冬暖夏涼。浴室也是極合她的心意,瓷片兒鑲嵌的巨大浴池,供十幾人沐浴也綽綽有餘,建造時已經考慮了供水,和排汙,牆壁中‘埋藏’了銅管兒,與浴池旁的鯉魚瓷雕連線,流水潺潺,永無止息。
最要緊的是,抽水馬桶終於讓柳木頭給打造出來了,雖然還比較簡陋,但總比還要顧婉用便壺讓她覺得方便許多。
雖說上輩子顧婉是正宗的‘土著”可到底在科技發達的社會呆了三十來年,讓已經習慣現代社會方便之處的她,再重新過這樣的生活,尤其是一開始,她的家境根本還不足以讓她維持當初侯府夫人的奢華,其失落不想可知。
為了給顧家裝修浴室和廁所,柳木頭甚至把沐家一個瓷窯的老管事都給‘劫持’到家裡,設計圖是三次變更,去除了很多當前工藝難以達到的複雜地處,總算是勉強讓顧婉滿意了,不少依舊不怎麼方便的地方,由人工替代,也非不行。反正她如今也脫貧致富,過上**生活了——能弄到如今這地步,已是極為便捷,相信家裡的下人們只會高興,而絕對不可能抱怨。
漫長的寒冬臘月過去,新的一年來到。
這一個年節。顧家自然是過得喜氣洋洋。從上到下,都換了新衣,吃上香噴噴的豬肉丸的餃子,最要緊的是。路三娘還給路家添了一個大胖小子,一生下來就足足八斤重,把她婆婆喜得登時便好了大半。連一直握在手裡的柺杖都給扔了。
元月十五,晚上居然落了雪。
窗外的雪花,彷如飄揚的棉絮。細細密密,玉石欄杆外幾株臘梅,開得極豔,暗香浮動,寶笙、寶琴、沫兒帶著丫頭們,懷裡揣了手爐,老老實實地窩在屋裡。四角的銀霜炭散發淡淡的果香。阿甘
桌子上的紅泥小爐上擱著黑陶的大瓷罐,裡面裝了羊肉香菜的餛飩。顧婉和寶笙寶琴一起包的,料下的十足。
以前寶笙寶琴她們只包過餃子,這樣透明薄皮的大餛飩還是頭一次包,幸好都心靈手巧,而且吃餛飩最要緊的是湯料,顧婉湯調得好,用大骨頭湯熬出來的,裡面加了蝦皮,麻油,辣椒粉,幹紫菜,還用了自然味精調味,煮出來是香味濃郁。勾得寶笙、寶琴、沫兒幾個小丫頭直吞口水。
錢嬸子一個勁兒地盯著大門,顧婉也有些掛心。
顧安然是十月底去集賢館讀書,三十也不曾回來,前兩日託人捎來信兒,說是十五能回家,今天一大早,顧婉和錢嬸就去廚房整治出一大桌子好菜,結果左等右等,等到飯菜涼透了,還是連人影都不見……
“別急,肯定能回來的。”顧婉笑了笑,扭頭衝寶笙道,“今晚上雪大,廚房裡有熱湯,你讓王大王二給孫哥他們送去一些,千萬別凍著了。”
有感於家裡人手不夠,缺幾個看家護院的,顧安然臨走之前,特意傳信託孫鏢頭給找些家丁。
鏢局從不會缺少看家護院的壯漢,孫鏢頭乾脆就把他外甥給派了過來,還帶了一批尚未出師,不能走鏢,或者年過四十,退下來頤養天年的鏢師。
其中有不少是顧家的老熟人,相處久了,可信可靠。
寶笙應了一聲,起身,結果,還沒走到門口,就聽外面吳管事就興高采烈地招呼上了:“大郎回來了?
顧婉大喜,趕緊開門,就見她家大哥穿著蓑衣站在門外,藉著明亮的燈光,顧婉一看就樂了,顧安然斯文俊俏的皮相看來是沒保住,身著粗布的麻衣,頭髮束得還好,就是簡單了些,只用一條藍色的緞帶綁起來。
一進門,顧婉和錢嬸都來不及給他掃去身上的雪花,除去蓑衣,就直奔那鍋香氣四溢的餛飩。
顧安然一通狼吞虎嚥,一連喝了三碗,心疼得錢嬸差一點兒抹眼淚,連聲道:“這是怎麼了?大郎是去讀書的,又不是去做苦力,怎麼餓成這樣?”
吃飽喝足,他這才脫下蓑衣,換了鞋,往榻上一坐,吐出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我還算好的,這得感激咱們婉娘有先見之明。”
當初去集賢館之前,顧婉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逼著顧安然學自己整理衣服,打掃衛生,做飯,甚至還找了柳木頭的大徒弟交給他自己搭建簡易的木房竹屋……
臨走之前,還準備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鋒銳小巧,彷彿藝術品的刀具,可削可砍,無論是伐~~.shushu.更新首發~~木還是切肉切菜,絕對都趁手,用陶瓷盒子製成的調料盒,每一個隔斷中都放置了數量不少的精鹽白糖,結實耐用的大小鍋子,可以當茶杯使的碗盤,還有其它零零碎碎的調味品,粗麻布的結實外衣,裡襯是極舒服的棉布,輕薄而保暖……
當時顧安然多少有些牴觸,覺得妹子太小題大做,他是去讀書的,帶這些有何用?只是妹妹堅持,他也只好聽話了,說起來,在顧家顧安然雖是大哥,可面對自家小妹子卻總有些底氣不足,誰讓多年來操持家業的是顧婉呢!
結果,一去集賢館,就不得不感激自家妹子的明智。
集賢館書院背靠灕水,蔓藤纏繞,竹林遍佈,光看環境。絕對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好地處,可惜,人們去冶遊不錯,常住就悲慘了,除了教室是已經蓋好的精緻竹樓之外,其它一概沒有。自己住的房子要自己動手。衣服要自己洗,飯要自己做。
頭一天入學,顧一清笑眯眯說了幾句話,就讓學生們自己去搭建自己需要的住房。一不給工具,二不給材料,想要竹屋。自去竹林中砍伐,想要木頭,後面有很多直入雲霄的大樹……
這當頭一棒。差點兒沒把所有人都給砸暈了,別說是富貴人家的少爺,就連寒門學子,在家也沒有做過這些,讀書人都是家裡的寶貝,平日裡連鞋襪都不用他們自己動手洗,何況蓋房子?
結果。到晚上能蓋出勉強可以住人的小竹屋的,只有顧安然一個。
接下來的考驗更殘酷。凡是進入的學子們一律不許出門,真要出去也可以,以後便不用再來了,每日有專人把需要的,很簡單的柴米油鹽送來,分發到學生手裡,想吃自己做,不會做就餓著,其中的艱辛之處,簡直難以言表。
顧安然伸手在炭盆上烤火,笑道:“其實,一開始雖然艱難,後來還挺有趣的,我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