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別
局面彷彿一招之間就變得不可收拾,邊境上蠻族入侵,天天在打仗,豐朝內部,更是戰火連連。//..
豐朝改朝換代,但先皇遺詔丟失,皇太子皇位不保,本來應該靈前即位,可他孝沒守完,即位大典還沒有舉辦,齊王就連夜佔領東都定安,手捧先皇遺詔登基,改國號為承元。
他這一手,朝野大譁。
先皇在世的時候,本來齊王都被收拾老實了,他也做出一副心灰意冷的摸樣,先皇死之前,還憐惜他,恩准其離京去往封地,誰也沒想到,燕王、洛王,這兩個實力最強的王爺未曾謀反,先反叛的到是齊王。
皇太子驚慌失措,連忙發兵平叛,戰事卻接連失利,三日時間,齊王就打到了京城,可見他早就有準備,而且準備不是一天兩天。
太子登基不成,依舊頂著一個監國太子的名頭,還是用著景天十八年的年號,焦頭爛額地勉力支撐越來越穩不住的局面,把希望都寄託在那些所謂的忠臣義士上。
一見到局面不好,竟然被嚇得躲在行宮裡再不肯上朝,留下一群只會耍嘴皮子的文臣每日吵來吵去。
如果水澤知道他選擇的太子如此天真,不知會不會氣得活過來。
燕王和洛王也讓齊王如此大的手筆給打得暈頭轉向,要知道這倆人本來可對直性子的齊王沒怎麼放在眼裡,誰也不明白他怎麼悄默聲的就有了這麼大的勢力。
豐朝四支最勇猛,最善戰的軍隊,北路軍讓齊王給把持住了。一大半人中高階的軍官,還有幾乎全部的底層軍官,居然都是齊王的人,西路軍駐守邊疆。輕易動不得。
南路軍雖然名義上是在燕王手中。可他想讓整個南路軍跟他一塊謀反,那絕對不容易,最多就是他起兵謀反,南路軍不參與平叛罷了。
禁軍一直是皇帝統領,可皇帝死亡。太子還未登基。禁軍內部各個將領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太子想發兵平亂,也要看手下人是不是和他一條心。
有齊王佔據先手,幾位王爺。還有周家和鄭家都坐不住了,一個月下來,周家和鄭家也是各懷心思,盟約關係。阿甘岌岌可危。
這些世家大族,哪能真為了別人家的王朝去消耗自己的力量,他們是最能審時度勢的,豐朝的統治,也危如累卵。
如今涯州之外是四處開火,亂七八糟的。
顧婉這幾天光從陳文柔那兒聽說這個義軍起義,那個王爺起兵,打的旗號多種多樣,光是前朝末代皇帝后裔就有四個,裡面居然還有一個公主。
更離譜的是,曾經和水澤爭皇位的前太子爺,居然也被人從墳墓裡給扒了出來,據說他老人家當年並未死,埋在皇陵裡的是他手下忠僕,這位太子忍辱負重,隱姓埋名多年,終於揭竿而起,帶著一群忠心耿耿的手下磨刀霍霍,要奪回正統!
各種情報訊息都讓顧婉當成看,隨便抽出一份發揮一下,就能成為各種或者勵志,或者苦情的戲文。
“……我記得,這位前太子是因為,咳咳,不能生兒子才被廢的吧,後來皇帝即位之後,還特意加封他為‘顯德’親王,可惜每兩年就病逝了,連個子孫都沒留下,他老人家……”
顧婉看得瞠目結舌。
上輩子她可真不知道所謂亂世居然亂成這樣……當然,也可能是這裡面大部分勢力都為曇huā一現,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