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他那一把棋子撒下來,竟然將整個棋盤上的棋子都打亂了,不由齊聲鄙夷:
“賴皮!”
李欽翻了翻白眼:“沒聽到麼,家父召見,快些快些,說不定是允許我們出去了呢!”
眾人聞言,只好趕緊跟著他一道,鬧哄哄的朝李府正廳裡去了。
待入了正廳,李如松指著五人,一一跟秦遺風介紹之後。秦遺風竟然忍不住站了起來,高聲感嘆道:
“如松你了不起啊,一個府上竟然住著三名進士兩名同進士!其中一個還是今科省試的會元!”
這枚重磅炸彈一投下來,場中褚人聞言面面相覷,都有些恍惚,特別是李欽,他簡直不敢置信。坦白說,他之所以參加春闈,不過是為了了卻父親的一番心願而已。起碼就目前來說是如此,話說他少年心性都還未收斂,怎麼可能靜下心來博取功名?
一旁的李如松也是面露狂喜。秦遺風的話,讓他的腦子也有瞬間的短路。五人俱中?也就是說,自家的欽兒竟然也高中進士了?要知道,李欽如今才二十歲不到。如此年輕的進士,雖不說前無古人,但是也已經鳳毛麟角了!還有那會元,場中褚人心中都清楚,恐怕非江志軒莫屬。他才二十四歲呀,便已經連中兩元,若是在幾日之後的殿試當中再拔得頭籌,那就是連中三元。以這個年紀連中三元,史無前例!
當下,場中褚人都屏住呼吸,滿含期待的望著秦遺風,希望他能詳細分說。秦遺風自然理解這些後生晚輩的焦急心思,清了清嗓子,指著李欽道:
“欽兒,貞觀十一年省試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賜同進士出身!”
“吳佩吳子瑜,貞觀十一年省試二甲第十六名,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
“莫少傑,貞觀十一年省試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賜同進士出身!”
“馮恭民,貞觀十一年省試二甲頭名,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
最後,秦遺風轉過身來,面向江志軒,甚是滿意的笑道:
“軒兒,貞觀十一年省試頭甲頭名,賜會元及第,進士出身!”
待秦遺風宣告完了,卻不見場中眾人有什麼反應。不由和李如松對視一眼,心知這幫新鮮出爐的進士們,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這個訊息。便相互略一頷首,各自返回自己的位置上坐著,也不打擾他們,就這樣靜靜等候。
場中幾人的確還陷在那種狂喜之中。這些人裡面,江志軒自不必說,雖說他一直信心滿滿,在愛妻小小面前也甚是樂觀。但是這些年來,他一日也不曾放鬆過,特別是愛妻懷孕之後,他白日裡要打理農場和學堂的事物,只好挑燈夜讀。雖有愛妻無微不至的關懷呵護,但是那種苦讀的枯燥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
再看吳佩和莫少傑,他二人都已經快到而立之年。雖說都是一路順風順水,但是二十多載的寒窗苦讀,箇中辛酸,他二人卻也是嚐了個遍。
最激動的,便要數馮恭民了。他忍辱負重十多年,刻苦攻讀,只為了能衣錦還鄉,為慘死的家人討回一個公道。這十多年來,衣無一寸新,餐無一頓飽。如今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怎能叫他不激動萬分?
倒底是神經大條的李欽率先反應過來,他只是微微錯愕了一陣之後。就樂呵呵的笑了起來,三兩步走到李如松面前。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口中誠摯的開口道:
“父親,孩兒幸不辱命,總算沒為您丟人!雖說僅僅是個同進士出身,但好歹也是孩兒憑本事考回來的。孩兒知道,這些年來,父親對孩兒雖甚是嚴厲,可都是為了孩兒有朝一日能博取功名,延續我們李家的輝煌!父親,孩兒給您叩頭了!”說完,竟然真的正正經經的扣起了響頭!
李如松心中早就滿意不已,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李欽能考個同進士回來,他已經著實非常開心了。但是,見兒子竟然以從未有過的成熟和理智對自己說出這番話,李如松的眼睛竟然溼潤了。兒子能夠懂事,這對他來說,甚至比中了進士更讓他開心!
當晚,李如松在府中置辦了一桌酒席,和秦遺風倆人,陪著五名新晉進士老爺,喝得酩酊大醉,以至於連第二天的公務都沒辦法辦理!
就在李府眾人面紅耳赤的飲酒賦詩行酒令之時,小小抱著滿臉好奇不停東張西望的虎頭,坐在長孫皇后的鑾輿之上,也緩緩進入了京兆府……
(PS:殿試其實是在宋朝才正式出現的,為了劇情需要,一心讓它提前面世了,親們表較真哈。這個應該不影響親們看書的心情吧?少字今天更新一萬多字,恬著臉皮,一心再要一次票票,親們多多支援哦!揮揮!!!)
第一三四章會元公,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