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包圍了大同?”
崇禎看著眼前的幾封奏本,又喜又憂。
喜的是滿桂和袁崇煥還算爭氣,按照原定計劃迅速拔下了應昌城。
憂得是雖然此戰糧草雖然是現成採辦的,但軍餉、賞功累計下來,又是五六十萬兩銀子。
原本從福王那裡盤剝來的家產,瞬間見底。
更令人擔憂的是,西遷後原本老實了一段時間的林丹汗不知道發什麼失心瘋,突然派重兵包圍了大同。
好巧不巧,本來駐守大同的總兵滿桂,此刻正在應昌城休整。
大同乃晉地門戶,不容有失。
但如果急調滿桂倉促回援,不僅此次出兵徒勞無功,而且可能致數萬大軍於險地。
原來的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就是這麼沒的。
正當這時,有小太監跪稟,“陛下,劉興祚奉旨晉見。”
“快宣他進來。”
崇禎抽出一份蒙文書信,正是林丹汗命使者寄送過來。
劉興祚剛邁進大門,便被崇禎遞上這封信。
“劉愛卿,林丹汗對大同圍而不攻,還給朕來了一封密信,講明必須要朕親啟。“
“朕擔心禮部的行人不可靠,走漏了風聲。你為朕參謀參謀,他林丹汗究竟想要些什麼?”
劉興祚精通蒙古文字,細細將信中內容一讀、
“陛下,林丹汗在信中興師問罪,聲討我大明冒然進犯其疆土。”
“真是荒謬!”崇禎哂笑道,“喀喇沁與他本來就貌合神離,束布的恨不得早日投奔建州,何時又變成了他的疆土?”
劉興祚頷首道,“陛下所言極是。林丹汗這信中所寫,處處都是無理敲詐,臣以為不必多做理會。”
崇禎若有所思,問道“不急,這林丹汗都向朕敲詐了些什麼?”
劉興祚頓了頓,說道,“首先他要陛下歸還科爾沁和喀喇沁兩部人馬。”
崇禎哂笑道,“胡扯八道,難道我大明為他察哈爾部打工不成?”
“再說了,他林丹汗侵擾我大明邊境多年,可曾將掠去的貨物人口歸還給大明的先例?”
劉興祚有些尷尬,“陛下,這林丹汗隨後便在信中提到,先帝時他曾歸還擄掠人口,還得到先帝賞下的敕書。”
崇禎臉上有些掛不住。“那便算了,這林丹汗還來討要什麼?”
劉興祚念道,“林丹汗說道,當年先帝曾經允諾給他一年歲賞四萬兩銀子。但是如今也六七年沒給了。要求連今年的歲賞,一共給他三十萬兩銀子。”
“虧他說的出口。”崇禎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