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那邊,當然還沒有最新的訊息。
因為此時建州和蒙古的近六萬聯軍,已經將這座城包圍得鐵桶一般,自然也無法傳遞軍情。
但換了袁崇煥防守,遵化並不再像他們入關之時那般旦夕可破。
反而讓城下督戰的各級額真們感覺自己回到了寧遠、錦州這幾個鐵刺蝟面前,陣陣頭皮發麻。
不僅如此,袁崇煥在趕走兩藍旗,收復遵化以後,另派祖大壽去佔據被建州軍許可權但未進駐的灤州。
因此現在的遵化並非孤城,兩所城池仍可相互支援。
城內糧草因防守人員的減少,也變得相對充足起來。
不過,建州這邊也並非沒有收穫,派遣精銳士卒,很快就確保了入塞時龍井關、大安口這幾座要隘的安全。
然而,來時的地勢是居高臨下,回去可就要翻山越嶺了。
如果袁崇煥確認大軍處於行軍之中,抵消了建州的野戰優勢,大舉掩殺過來,那八旗還有幾個旗能重返遼陽都說不好。
與此同時,建州也不敢再多做逗留。
誰知道大明的西軍,到底什麼時候過來呢?
畢竟在這時候的建州眼裡,大明還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他們還不知道此時的大明早已財政破產,所謂西軍未來將加入農民軍,成為推翻老朱家的主要力量。
既然之前已經八王議政了一次,現在建州很自然的又用這種方式決定未來的去向。
軍議之中,八旗的最高階領主,固山額真也即旗主人人面帶凝重。
只是其中少了兩人,鑲紅旗小旗主嶽託和正白旗旗主阿濟格。
鑲紅旗乃是代善之子嶽託和碩託二人作為小旗主共同掌管,嶽託已死,碩託因為年紀幼小遠在遼陽無法趕來。
正白旗旗主阿濟格則是因為之前含恨要殺昌平總兵尤世威,不僅身邊親兵損失不少,自己也被尤世威臨死前一槍刺入肋骨,一直下不了床。
正因此,在阿敏發動的八王議政中,黃臺吉的鐵桿票只剩下自己和兒子豪格,以及正白旗的多鐸。
但多鐸年紀尚幼,當時正在照看自己傷重的同胞哥哥,因此那一場八王議政中兩黃旗和兩藍旗平票,只剩下正紅旗的代善。
看到代善面有難色,黃臺吉知道事不可為,未等他最終抉擇,就提前作出了讓步。
比起向阿敏和莽古爾泰低頭,他更不願意冒八旗分裂的風險。
當然,事後他也同代善私下交流了一下,統一了一下意見。
代善年紀大了,更關注怎麼把掠奪的財富和手下齊齊整整的帶回去,而不是如何更好的打擊大明。
但阿敏與其不同,他是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之後。
早年間,舒爾哈齊曾有意離開努爾哈赤,大搞分家。
被震怒的努爾哈赤幽禁,還殺了背後攛掇他的長子和蒙古族部將。
而他的兒子阿敏和濟爾哈朗卻被努爾哈赤收養,努爾哈赤甚至將人數眾多的鑲藍旗也交給阿敏。
努爾哈赤死後,已經戰功碩碩的阿敏卻又起了異心。
不僅出征朝鮮時曾有意取王族李氏而代之,而且一直利用四大貝勒、八王議政制度做攪屎棍,讓黃臺吉無法增強對八旗的掌控。
果然,阿敏首先在軍議陰陽怪氣道,“老八啊,說說唄,你能把我們帶出來,總得把我們全須全尾的帶回瀋陽吧。”
黃臺吉沒有理睬他,自從之前八王議政中自己退讓,阿敏氣焰便愈發囂張。
阿敏對黃臺吉越是不敬,代善、莽古爾泰等人看他也開始面色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