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對於大唐繼承權的事是覺得有點離譜的。
在古代,繼子有繼承權,庶子是沒有的。
比如蕭晨生個兒子,是沒有繼承權的。
但李寬要是從大道上撿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願意給李寬養老送終,那他這個養子就有繼承權。
李寬覺得很離譜。
李世民覺得並不離譜,挺正常的。
“孩子的事你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我今天找你來,還有另外一件事想和你商量。”
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也有點猶豫,他覺得這件事並不好開口。
看李世民的樣子李寬迷茫了,啥事,咋還伱都不好開口了。
“我想在我是後,把我名下的產業,去掉皇室自帶的土地,其餘的商業全部分給你們這些兄弟姐妹。”
“讓他們最後還能獲得一筆支援。”
李世民說的很尷尬。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說法並不好,對李寬很不公平,因為按照規矩來說,這些都應該是李寬的。
李寬繼承皇位,上一任皇帝的產業都應該是李寬。
“您的意思就是說把少府名下除了皇帝固有的行宮土地,其餘的都分走,就是您經營出的那些產業,對嗎?”
李世民認真的點頭。
皇帝的私人產業一般都掛在少府名下,由少府統一管理運營。
所以皇帝的個人資產多少就取決於少府的能力了,少府有牛逼的就有拉垮的。
牛逼的少府例子就是給武帝乾的那位,朝堂稅收多少,他就給武帝弄了多少。
如漢初年的桓譚在《新論》中說:漢興以來,國家財政收入一年“四十餘萬萬”,皇帝財政一年收入“八十三萬萬”。
當然其中有虛誇的部分,但是漢書記載了漢元帝的情況。
《漢書·王嘉傳》記漢元帝朝的財政收入是:“都內錢四十萬萬,水衡錢二十五萬萬,少府錢十八萬萬。”
拉跨的就是漢靈帝的,全靠種地賺錢,一分商業的都賺不到。
思索一下,李寬果斷同意。
“這樣很好,省得幾代英明君主下去,少府掌握的產業直接壟斷整個國家,我們成為最恐怖的國家商業毒瘤。”
李寬覺得這個很有可能。
李世民的產業就夠恐怖了,再加上他的,之後再來個李治或者其他人的,那大唐皇室的產業積累下去,整合出一個小大唐完全不是問題。
買國的程度是真能做到的。
所以,還是分分的好,避免以後大家都攻擊他。
李寬都能想到當大唐皇室的產業累積到足以買國的程度時,以漢人的血性,那些國內的新人們會幹出什麼事來,大機率是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與其如此,不如自己先分分,這樣大家就沒人盯著皇帝了。
李世民看李寬爽快的答應是真的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