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周王府,煤山涼亭。
“賢婿,”周王對李巖問道:“據陳永福奏報,鄭州方向流賊不少呀。”
陳永福前兩天就和李巖說過了,想讓他把部隊調到西邊守衛,哪怕是調一部分也行。理由就是鄭州方向的流賊大增,而且把他派去接收中牟的部隊也給打回來了,他覺得是流賊的主力到鄭州了。
他放下茶杯,回道:“東邊不過是些土寇而已,據說是李際遇。當然,也可能有一些李闖的部曲混雜其間,不過絕對不可能是闖賊和曹賊的主力。他們的大部還在朱仙鎮,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兵臨城下。”
周王見李巖說的很肯定,於是只好又問道:“萬一,李闖的主力真的在西邊呢?”
“千歲不必擔心,”李巖保證著:“只要我的部隊在,隨時都能過去支應。”
周王終於微笑著說:“有賢婿這句話,本王就放心了。”
之後周王還想和李巖說說這個儀賓府的事情,這十來天他的下人可是盡心盡力的在操持。雖然李巖一直沒有叫過他父王,可是也沒有拒絕和五娘成親呀。只要外人都知道有這層關係,李巖就不能不顧及王府的安危。否則的話,就是小老百姓也會戳李巖的脊樑骨的。
“王爺,不好了,陳總兵差人來報,說是流賊從中牟過來了。足有幾十萬呀,離城只有二十里了。”王府的一個小太監哼哧哼哧的跑上涼亭,上汽不接下氣的稟報著。
周王先是一驚,但是聽到還有二十里呢,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他呵斥一聲:“成何體統!還有二十里呢!”
小太監立刻帶著哭腔解釋道“是陳總兵派的人來說,十萬火急。西邊下營的兩千軍兵,就逃回來一百對人。他們說那肯定是流賊的主力,請王爺早做定奪呀。”
周王看了看李巖,問道:“賢婿,你說這可如何是好啊?”
“王爺,”李巖拱手道:“要是陳總兵真的堅守不住,我自然會去幫忙。不過,那也要陳總兵盡力去守才行。在朱仙鎮的流賊才是主力,要是我的部隊調來調去的話,開封離城破也就不遠了。”
周王皺眉想了一會兒,笑呵呵的吩咐道:“打仗的事我不懂,你和陳總兵商議去吧。儀賓府還會繼續拾掇,等打退了流賊,你和五娘就搬到開封來住。”
“多謝千歲。”李巖抱拳感謝。
等他回到城外的兵營之後,李牟彙報道:“西邊來的據說是李際遇,有七八萬人吧。而朱仙鎮的李自成等人,還是在用大量騎兵封鎖,咱們的斥候沒有辦法接近,田勇也沒有傳出新的訊息來。”
“有沒有可能把騎兵留在朱仙鎮,而把步兵主力放到了西邊去?”李巖問道。
李牟搖頭:“不太可能,咱們缺戰馬,李自成、曹操他們也一樣缺。他們積攢起那麼多騎兵不容易,應該不會和主力分開的。而且這些可不是騎著騾子,驢子代步的步兵,是正真的騎兵。這萬餘騎兵,交給誰手裡他們都不會放心的。”
李巖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等著他們來好了。”
“要是咱們也能有十多萬大軍,咱們就不用等了,直接就打過去了。”李牟遺憾的說道。
李巖無奈的嘆息:“不說現在,就是咱們得了半壁河南,能有十萬大軍就不錯了。李自成他們現在就有近百萬之眾了,一路攻殺,逃難,饑荒,可能還有瘟疫,能剩下的人口也不會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