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楊晨東都這般說了,徐有貞還能如何?只得點了一下頭,轉身向著皇宮而去。
馬車中的楊晨東嘆了一口氣,聽了李慶之言後,他入了大倉中查尋一番,得知朱見深患的應該是病毒性腸炎。此病於後世自然不是什麼大病,可是放在當時,弄不好也是可要人命的,想歷史中朱見深早早便早早就崩了,怕是與此事或許多少有些關係吧。
此事說起來並不複雜,也不是太醫他們醫術不精,實在是皇太子的病來的太快,加上又是兒童身,原本就是體弱多病,猛藥無法下達,恐會傷身,以至於出現更大的反彈。
人們總是會說,很多時候高高在的太醫治起病來時,遠不如一些赤腳醫生厲害。這其實是錯誤的認識,能夠進入到太醫院當職的,哪一個不是有著真材實料?經歷了層層選拔,且家世又清白呢?
之所以有些病症放在他們面前,治療的效果遠不如鄉間大夫手段更好,完全是因為他們面對的病人皆都非富即貴,這樣的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生命金貴的很。
打一個比方,得了同樣的病症,如果是普通百姓,死也就死了,治活了反倒是本事,可以為其揚名。赤腳醫生們自然可以沒有束縛的行事,有時候甚至還抱著試驗的方法來看病也並不是沒有。
可放在太醫院中確是完全不同了,他們首先要保證的是不能出錯,要明哲保身,在這樣的環境下,做不好可以,但一定不能把事情辦壞了。如此出手多也是保守療法,有些小病因為種種顧忌也就自不會好的太快,甚至還會託成大病也是屢見不鮮了。
朱見深是什麼身份?
皇太子呀,那可是未來的皇帝,加之生母就是杭皇后,嫡出長子,又兼是代宗朱祁鈺的獨子,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當真是出不了一丁點的意外和馬虎的,李慶便是前車之鑑。
李慶之事也給其它的太醫了敲響了一記警鐘。用猛藥吧,萬一身體接受不了,有副作用怎麼辦?不用吧,想要尋常的手法又見效太慢,隨時會出現新的情況也是尋常。如此一來,畏手畏腳之下,便都想著推辭。
面對這樣的情況,代宗朱祁鎮自然是發了火的,甚至揚言如果兒子出了事情,便要尋這些太醫的麻煩。可即便是如此,也沒有誰會主動站出來招惹麻煩。很多時候,被動的治罪是一回事,主動承擔責任,去尋麻煩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是此時,徐有貞來了,他帶來了楊晨東送的良藥,一個包裝十分古怪的小盒子,裡面有著紅白相間的長型藥丸。
其實不過就是後世中最為普通的腸炎寧膠囊。透過李慶的描敘以及十分肯定的口氣,楊晨東對病情有了大致的瞭解。進入馬車中後便閃身進入大倉之中,又是一番的查探之後確定皇太子朱見深得的很可能是病毒性腸炎,這便又拿出了對症之藥。
大倉的存在,根本就是一個無限做弊器,但凡是放在裡面的東西沒有生產過期的說法,這也是楊晨東立世的最大依仗。
徐有貞拿到了膠囊之後一路向皇宮而來,如果說他沒有一丁點的懷疑和猜測那是假的。可是想到在自己身上忠膽公花了如此多的精力,那麼多的金銀,倘若自己出了事情,這並不符合對方的利益。
在想到楊晨東往常種種的出奇手段,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相信。當然他只能負責把膠囊送上去,至於皇上會不會讓朱見深服用,那便是他無能為力之事了。
皇宮中,眾太醫們的自保,讓朱祁鈺氣怒不已。徐有貞一出現,又獻上了良藥,讓他看到了轉機,當下命幾名太醫研究此藥是否有毒性,甚至還有意讓一位隨行的太監吞服了此藥,確保沒有危險之後,終給皇太子服了下去。
藥效開始起了作用,皇太子也不感覺到那麼難受了,陷入到昏睡之中,數名太醫接連上前把脈,確認病情的確是好轉了許多,朱祁鎮此刻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好,徐愛卿獻藥有功,賞。”心情大好的朱祁鈺此時看起徐有貞來,是格外的順眼。
撲通一聲徐有貞跪倒在了地上,慌忙間把藥是忠膽公送上來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其中還著重的說了一下太醫院李慶的事情。
有功勞可得,換成誰都不會向外推的。只是楊晨東還在刑部大牢前等著訊息呢,這一刻徐有貞哪裡還敢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