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一問,朝堂上下盡皆是靜聲一片。
先有土木堡五十萬大軍慘敗,接著石亨將軍率十五萬大軍亦不得勝,如今朝中不過僅僅只有幾千人馬,縱然等待三日之後,兵力也不過萬餘罷了,那拿什麼去抵擋精銳的瓦剌騎兵呢?
能夠屢敗大明軍他的瓦剌騎兵,此刻已然讓眾臣們談虎色變了。
群臣都不說話,這可是急壞了朱祁鈺,“怎麼,我泱泱大明,竟然連一個可以統帥三軍的大將軍都有了嗎?”
重文輕武,一向是明朝朝堂之上的基本國策。其實不僅是明,便是從最早的漢開始,在到唐、宋皆是如此。畢竟武強文弱,於國家的安穩局面不利。而在明朝這種狀態更為明顯,平常的時候,武將見到文官的時候,是很少能夠挺直著腰桿的。就像是當初喜勝一樣,不過就是一個錦衣衛的千戶就可以欺負一個名將張輔,侵其田產,便可見一斑了。
也就怪不得朱祁鈺這一問,下面的文官不言,武官不語。
“當真就沒有一位勇將敢於面對瓦剌敵軍嗎?”朱祁鈺怒氣之下大聲的質問著。此時此刻他真的想大吼一聲,“你們都不去,難道想要朕御駕親征不成?
只是一想到兄長朱祁鎮的下場,朱祁鈺的這點想法,很快就消失了一個無影無蹤。他可不想做第二個敗軍的皇帝,萬一到時候在被對方給俘虜了,那可如何是好?
朱祁鈺一臉的怒氣衝衝,指責著平時養活的這些重臣都沒有用,金英眼看朝堂上局勢變得有些惡化了,這便小聲的提醒著,“皇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倒不如先散朝,待明日早朝在做定奪便是。”
臣子並未完全的歸心,最重要的是南京那裡還有一個朱祁鎮可供大家去投靠,便是真的在這裡發火,非旦無繼於事,很可能還會引來眾臣的反彈,倘若在集體出走的話,那他這個皇帝也就當到了頭。
“罷了,罷了,眾愛卿回去之後好好想想,待明日早朝,無論如何要拿出一個人選來,退朝吧。”朱祁鈺很是無奈。他雖然是當上了皇帝不假,但這個皇帝怎麼看似乎也沒有之前的幾位明朝皇帝威風。
眾臣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之後,即退朝離宮。徐有貞出了皇宮大殿之後,很快就聯絡上了安全域性的人,把今天朝堂上的情況做了一個彙報。
此時的楊晨東已經帶著眾女由雞鳴山下往楊家莊而返。
原本眾女還想多玩幾日的,但明天就是胡嫣回門的時候。這對大夫人而言可是了不得的正事,楊晨東自然要顧及到,這便提前回到楊家莊中去做準備。
這回返的路上,安全域性的人就找了過來,把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一一稟報著。
隊伍已經停了下來,楊晨東正站在路邊聽著安全域性工作人員的彙報。馬車之中,巧音隔著車簾看向著這一幕,忍不住的說道:“官人又在忙著大事了,可惜的是我們卻幫不上什麼忙。而唯一的能做的就是讓他見到我們便開心,不要惹他生氣,滿足他對我們的一切要求就是。” “二姐姐說的在理。”雪娘子和香娘子連忙出聲附後著。
在看胡嫣,此時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從那關切的眼神中已經可以看出,她的心態已經接受了大被同眠的事實。即然其它女子都可以理解楊晨東,她做為正妻,為何要不理解呢?
道路之旁,認真聽取了朝堂之上所發生的事情之後,楊晨東感嘆著,雖然因為自己的出現,歷史的車輪已經發生了改變,但京師保衛戰還還是要如期打響的。
已經改變了歷史,楊晨東無法在精準的預測到會發生什麼事情,也自然無法提前一步的做出預案來。只是即然皇上要求推薦一位武將帶兵,他倒是有些興趣。
一來,這是自己展露頭角的好機會。
二也是鞏固自己實力的擴大影響力的好時機。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楊晨東是絕對不會允許其它異族對漢族百姓生出什麼想法,搞什麼破壞的。
當初鄺野和王佐兩位六部尚書就曾寫信於他,意思是你曾救過英宗的性命,去南京發展一定比在京師發展的空間會更大,環境也會更好。但楊晨東還是拒絕了,那就是因為京師這裡有強敵瓦剌,南京那裡倒是平安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