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不好了,唐軍有異動。根據我們的探子來報,唐軍正在集結中!”
新羅,松嶽城。
弓裔的手下在得到平壤那邊傳來的訊息後,便快馬加鞭地前來彙報。
雖然唐軍攻佔了平壤、海州和黃州三地,但這裡的主體民族依然是高句麗人和新羅人,唐人只佔據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弓裔想要在平壤都督府安插探子很容易。
不過大唐在新羅境內的軍事行動倒是沒多大阻攔,因為在新羅上層權貴家族或者下層百姓眼中,大唐那就是宗主國,對於成為大唐的百姓牴觸並不大。
加上這些年新羅內亂,百姓苦不堪言,成為大唐的百姓或許還好過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平壤都督府設立後,並沒有遭到新羅百姓太多抵抗的原因。
“什麼?趕快集結軍隊,準備迎戰。”
聽到唐軍要來攻打,弓裔嚇得不行。
之前唐軍便以少勝多,擊敗他七八千軍隊,如今唐軍若是大舉進攻,他可守不住。
“將軍,我們應該固守為宜。在野戰中,我們不敵唐軍,只有固守城池,只要唐軍久攻不下,便會自行退去。”當即有人建議道。
弓裔想了想,好像是個好辦法,唐軍是遠征,只要久攻不下,缺乏糧草的唐軍自然會退去。
就在弓裔這邊如臨大敵的時候,等了數天也沒見唐軍南下攻打他們,這讓弓裔懷疑是不是探子傳錯了訊息。
“你們確定探子來報的是唐軍有軍事調動?”弓裔問著一眾手下。
“探子是這麼說的啊,而且海州和黃州的探子也是這麼說的,不會錯才對。”手下人也很不解。
唐軍難道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是要攻打他們?
“那唐軍人呢?怎麼還不來?”弓裔也有些不耐煩了。
對於弓裔的問題,沒人能回答,因為他的手下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又過了幾天,在新的訊息傳來後,弓裔部上下很是意外。
因為平壤都督府唐軍根本就沒攻打他們的意思,反而是攻下了渤海國南海府的安州城。
“這大唐設立平壤都督府是不是就是為了渤海國去的?”有人猜測道。
“可能是!”
“若是大唐為的是渤海國,那我們就安全了。渤海國實力強大,擁兵數十萬,乃海東盛國,大唐跟渤海國對上,就沒空來管我們了。”
得知大唐的目標其實是渤海國,弓裔的部下就變得開心起來,說話的語氣都輕鬆了很多。畢竟有大唐這麼一個敵人,著實不好過,只是可惜了海州、黃州和平壤三地了。
好在這幾地並不是新羅富裕之地,多年前也屬於大唐的安東都護府轄地,眾人雖然覺得可惜,也沒有說要去搶回來什麼的。
“傳令下去,後面這段時間別去招惹唐人。專心攻打新羅王室,把唐人這邊損失的,從新羅王室身上找回來。”弓裔想了想,便做出了決定。
“將軍,您是不是該考慮稱王了?甄萱一介平民出身都稱王了,還得到了大唐的冊封。將軍乃貴胄子弟,天生的帝王,總不能被甄萱之流給壓著吧。”
“末將也建議將軍稱王,若是能得到大唐的冊封,取新羅王室而代之,滅後百濟甄萱,到時候整個新羅的土地都是將軍的轄地。”
一時間,眾人紛紛相勸,這要是弓裔稱王,他們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自然願意支援。
其實在甄萱稱王后,弓裔就有了想法,但一直覺得時機不成熟。現在手下的人呼聲越來越高,他自然得把稱王一事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