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剛剛錦衣衛指揮使李簡送來三千斤銀錠,說是聖上讓錦衣衛送到戶部,還說大學士知道,下官有些不解,特來詢問。”
大明宮,內閣,許佑孫恭恭敬敬地站在李泌面前。
李泌聽聞,放下手中的摺子,“你如何處理的?”
“下官讓人清點後,卻是三千斤無誤,便收入了國庫。”許佑孫回道。
“那就行了。這件事,今日聖上也派人知會過本官。”李泌點了點頭。
“大學士,錦衣衛說這是倭人而來。倭人這些年並未派遣唐使,也不是我大唐屬國,怎麼會有三千斤銀錠送來?看那手法,還是錦衣衛自行熔鍊而成的。
下官有些不解!”許佑孫道。
“自然不是倭人上貢得來的,這是水師和錦衣衛在倭人那裡開採的。聖上已經說了,以後從倭人那裡開採的金銀,金錠全部充入皇室內庫,銀錠則是皇室內庫和國庫各一半。”李泌解釋道。
“水師在倭人的國度開採的?難道倭人會允許水師開採金銀。。。”許佑孫很快反應過來,不可思議地看著李泌,“大學士,水師不會是。。。”
李泌點了點頭,“聖上直接下的旨,沒有透過內閣。”
“可這也太。。。”許佑孫覺得有些不妥,“這南詔和西域的戰事才剛剛結束,就算是如今國庫充裕,也經不起聖上這麼窮兵贖武啊!”
“所以聖上不是讓水師和錦衣衛把銀錠分了一半給國庫嗎?這不就是提前把軍費給了?”李泌倒是沒太驚訝,對於聖上的野心,他還是知道的。
這位聖上可是想著超過太宗、玄宗這些先輩帝王,自然不會滿足現狀的。
也不知道聖上從哪裡知道倭人國度產金銀,於是就有了這些事。
“可這三千斤銀錠也不夠啊?若是遠征倭國,耗費恐得上百萬貫,若是無法一舉攻佔,所需耗費更大。”許佑孫擔憂道。
“你知道今年錦衣衛從倭人國度運回多少金銀嗎?”李泌說道。
“下官不知。”
“從倭人那裡一共運回三百斤金錠,一萬五千斤銀錠;從新羅一共運回一百斤金錠,一千三百斤銀錠;從金州運回兩千三百斤金錠,七千斤銀錠;東寧州運回八百斤金錠,三百斤銀錠。
這個數量如何?”李泌笑著問道。
“這麼多?”許佑孫一愣,“怎麼戶部之前一直沒有看到這些?”
不管金錠,僅這四個地方在乾寧十三年運回的銀錠就有兩萬三千多斤,總共價值三十多萬貫。
可這麼大一筆銀子,戶部好像就看到今日送來的三千斤,其他的都沒影子。
倒不是戶部沒銀子,朝廷有官營的機構,專門開採金銀礦。雖說官銀機構開採的銀礦比這稍多點,但多不了多少啊。
“因為除了今日這三千斤,其他的都進了皇室內庫。”李泌說道。
“為什麼下官不知道這事?”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這些事情都是水師和錦衣衛在負責,若不是本官是戶部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也不一定知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