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不過一明經出身,卻後來居上,位於自己的頭上。
說完,杜荀鶴便登上了船,然後乘坐這艘船抵達那陌生的東寧州。
送走好友後,殷文圭便轉身離去,他還有著一大堆的事情要做。
馮弘鐸歸順朝廷後,其麾下水師也被長江水師收編。隨後水師都督府也從江陵府搬到了嶽州,並在升州設立了分署,上半年駐紮在嶽州,下半年駐升州。
同時在萬州、江陵府、嶽州、鄂州、江州、池州、升州各設一廂,加上都督府直屬軍隊,計劃整個長江水師達到兩萬五千人。
多餘的水師,除了一部分就地解散、打回原籍外,都編入了明州水師。
而整合了一部分長江水師艦船的明州水師,也下轄兩個廂,總兵力六千人。
也就現在的水師才算是真正的長江水師,楊行密和錢鏐自身的水師實力並不強,又有長江水師橫在中間,也算是讓這對盟友沒法真正的結盟。
如今水師變強,地位也隨之提高,殷文圭雖然只是個參軍,但畢竟是在水師都督府,今時不同往日,一般的官員和將士還是會買他的賬。
“殷參軍,都督府這邊有急事,都督下令一眾官員、將領立即回行署。”
就當殷文圭這邊剛剛回到行署,便有人找到他。
“這是什麼事?怎麼都督下令所有人都回來?”殷文圭有些疑惑,吩咐手下的人把馬車趕到後院去停著。
“回殷參軍,據說是淮南那邊來人了,神色頗為不善!”
“淮南?”殷文圭一愣,當即點了點頭,“好的,本參軍自己進去,你去通知其他人吧!”
懷著好奇,殷文圭走進行署,心想這淮南是想來鬧什麼么蛾子?
下馬威?
想到自家都督那脾氣,希望別弄出事最好。
。。。。。。
“夫君,為什麼朝廷要派你去出使西域?派其他人不行嗎?你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來。”
長安永安坊,此時永安坊可不是後世那回民街啥的。
雖說大唐比較開放,但是對於宗教這塊,還是以道佛為主。
趙昌翰的家就在永安坊,一座並不大的院子。
畢竟在長安這寸土寸金的地方,以趙昌翰的俸祿也買不起多大的宅子。
今天趙昌翰從禮部回來,就把自己要出使西域的事情告訴了妻子。
于闐使團的覲見,讓聖上龍顏大悅。朝中有不少希望大唐可以重回西域,把安西大都護府遷回其本應存在的地方,而不是佔著隴右之地。
對於這次出使,不僅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在爭,其他五部以及其他衙門的人也都在爭取。
這樣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誰不想自己去。
不過最後卻是聖上欽點,讓作為禮部主客司郎中的趙昌翰去。
聖上對於乾寧元年的那批進士好像格外看中,鄭谷一個只考中進士剛十年的官員,被任命為正三品的容管經略使。
哪怕是容管經略使很多人不願意去,但鄭谷卻是直接從四品到了正三品。
有鄭谷在前,聖上欽點趙昌翰為此次出使西域的使節人選眾大臣倒是沒那麼驚訝了。
只能羨慕這一批的進士聖眷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