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四路大軍,西面的大軍是最遲趕到戰場的,因為他們還要從潼關開拔到陝州。而他們的第一個戰場不是宣武,而是洛陽。
而東面和南面,朝廷並不佔優勢,反而都處於十分被動的狀態。
東面,對於龐師古戰敗一事,朱溫並沒有追究,而是增派大軍給龐師古。
一時間龐師古手上就有著十三萬大軍,而對面的朝廷方面的軍隊則是泰寧、天平和淄青三鎮聯軍,不過七萬人。
至於橫海軍的兩萬大軍已經撤回橫海,抵擋魏博軍去了。
而與此同時,朱友恭率領三萬大軍從徐州北上,意圖攻打泰寧軍的大本營兗州。
這樣一來,朱瑾也無法繼續增援鄆州方向,而是全力防備朱友恭。
南面就別說了,葛從周乃是宣武名將,麾下忠武軍更是精銳,目前右羽林軍還未抵達襄州,李振手中右龍武軍。
所以李振並沒有主動出擊迎戰,而是下令周邊各縣遷移百姓,把所有糧食都帶走,堅壁清野,跟葛從周來個持久戰。
相比於東面和南面的被動,西面還未參戰,北面則是打的那叫一個熱鬧。
雖然北面行營的大軍中右神策軍、左羽林軍以及夏綏軍都未集結完畢,右神策軍和左羽林軍只有騎兵抵達,夏綏、天德聯軍才剛剛從綏州出發,距離抵達前線估計得有大半個月。
但在這種情況下,劉奎依然下令對相州發起了進攻。
左神武軍可是有著天策炮的,當然右神策軍還有神機炮,只不過還在路上。
相州和磁州就歌一條河,加上左神武軍有著天策炮這樣的攻城利器,相州的守軍連兩天都沒守到,就乖乖地開城投降了。
除此之外,右神策軍和左羽林軍的騎兵也越過運河,殺入魏博腹地,惹得魏博上下人心惶惶。
羅弘信連忙派出軍隊去圍剿這兩支騎兵,結果一碰面,魏博軍就被禁軍騎兵殺得血流成河。特別是面對右神策軍騎兵的時候,魏博軍毫無還手之力。
得知朝廷大軍正在朝著磁州、洺州等地集結,羅弘信也慌了,連忙下令去把進攻橫海的三萬大軍撤回魏博。
不知道羅弘信怎麼想的,這三萬魏博軍撤回魏博,難道他認為盧彥威就會這麼算了?
當初橫海軍可沒攻打魏博,是魏博先打的橫海,並佔領了橫海的德州,讓盧彥威損兵折將不少。
現在魏博軍撤退了,盧彥威會這麼善罷甘休?
於是盧彥威沒得到崔安潛的任何指示,直接帶著三萬橫海軍殺入了魏博。
而且更讓羅弘信沒想到的是,對魏博最致命的威脅不是來自外敵,而是內部。
要知道從安史之亂之後,就流行著一句話。
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大唐中興》,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