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呢?金牌呢?”
“這呢!”
許非又從箱子裡翻出一塊金牌,交給小王,“擺個造型!”
“不對不對,左手拿牌,右手翹大拇哥。”
“哎,身子還有點扭。”
“哈哈哈!”
當真人版盼盼擺出一模一樣的姿勢時,全場大笑。
幾位領導也忍俊不禁,摸摸頭上的毛,“好啊,到時候你就穿著這身上臺,肯定是一大亮點。”
“這個點子好,生動幽默又很親近。”
“這東西哪裡買的?”
“深城訂做的,剛運過來。”
“深城……唉,到底是特區。”
真人扮公仔,後世司空見慣,這年頭還比較新鮮。許非找遍了京城,找不著一家可以製作的,只能聯絡南邊。
那邊有港商投資的玩具廠,可以做這種超大型號。
劉迪在旁看著,只覺夢幻。
當初自己接手時,怎麼也想不到能搞成這個水準!請許非這步棋太對了,他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不斷往春晚里加碼,最後砰的一聲炸開。
滿滿的前途無量。
…………
二審過後,立即進入了彩排環節。
定下來三十個歌舞、語言類節目,外加兩個特殊節目:《便衣警察》和亞運會。總時長四個小時。
田振加塞成功,騰大爺慘點,沒攤上獨唱,但有一段特別亮相,專門展示蒙族的呼麥。後世挺多人說他不會呼麥,其實會,只是不常表現。
像《倍兒爽》裡,就有“倍兒爽轟轟轟……”許非覺得比獨唱還出彩,這年代的觀眾,知道啥叫呼麥?!
他以一個外援的身份忙前忙後,全臺都認識了,都曉得這是個能人。
不知不覺,到了年底。
他元旦回不去,春節更回不去,便託陳小旭看看父母。她那邊輕快,節前拍一段,節後拍一段,中間還給放假。
倆人經常給許老師寫信,有時她寫,有時她寫,說說在巴蜀的見聞趣事。
許非有空就回,沒空呢,也就那麼著了。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