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尋思我也沒在意啊?”許非笑道。
“呵呵,說實在的,我最服的就是你這份心境。別看哥哥痴長几歲,時常七情大動,情緒過激,這點得向您學習。”
馮褲子經過最初的糾結,現在好像想明白了,時不時過來套近乎。
明擺著啊!剛來一新丁,意見就被採納,還自己談妥了改編權,以後肯定重點培養,何況人家是真有本事——他就愛跟這樣的人接觸。
“眼巴前就過年了,你是回老家還是留京城?”
“不回了,折騰太麻煩,我爸媽過來。”
“哦,那你要不嫌,我想去拜訪拜訪。”
“可以啊,就在百花衚衕25號。”
“百花深處那條?”
馮褲子目光深邃,線條分明,特文人,“住的雅緻,好,到時一定拜訪。”
…………
轉眼春節放假。
中心好歹是事業單位,發了不少福利。一箱蘋果,一箱汽水,幾條凍得硬梆梆的帶魚,還有米麵豆油,以及一本破掛曆。
說起帶魚,許非可太有印象了。
從八十年代到兩千年初,帶魚始終是單位的主打產品,能吃到吐那種,後來又加上一樣南果梨——他一直都沒弄明白,是南果梨還是南國梨。
還有那破掛曆,簡直都不算福利,過個節就發一本,一年下來能攢好幾本。
許孝文和張桂琴那邊把餛飩店關了,已經啟程出發。兩口子不愛來京城過年,但沒辦法,兒子放假就二十九了,工作仍然忙,票還不好賣,這年頭春運大軍已經初現。
今兒是2月8號,大年三十。
許非一大早爬起來,打掃了一下院子,便坐在書房開始工作。
他上輩子參與過影視劇拍攝,各個環節都略懂,但真正擅長的還是文字和美術。《便衣警察》小時候看過,印象模糊,只記住那首歌了。
這劇的導演叫林汝為,是位女性,《四世同堂》的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後生》,和此劇的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都是她本人作詞。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
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
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
你就看看這份壯懷激烈,後世有幾個導演能寫出這詞來?都他孃的悲傷逆流成河……
冬日寒院,老漢孤燈。
天有點陰,沒太陽,雲彩低低的往下垂。許非腳邊烤著火,懷裡抱著熱茶壺,在設計開篇的分鏡頭指令碼。
他不太記得《便衣警察》怎麼拍的,索性重頭開始,既融入後世的一些技法,又得符合這年代的觀眾審美。
清新,自然,有朝氣……拿演員來說,不講究太瘦,瘦說明吃不飽飯,臉要圓潤飽滿,或稜角分明。你把雞拎過來,能被全國人民噴死,那叫二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