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呀,我看著這孩子長大的,誰想還能當作家,上哪兒說理去?”
“滾犢子,孩子出息大家光榮,你眼紅個粑粑!”
“姐~~~~~”
小陽拉著長音蹦出來,滿面紅光,無比驕傲:“那都是你的信,用車拉呢!”
“盡胡說。”
“真用車拉的,好幾麻袋呢!”
妹妹誇張比劃著,小旭艱難擠進院子,裡面人更多。七大姑八大姨像看寶貝似的盯著中間的幾個麻袋,卻誰也不敢上手,場面一度滑稽。
“媽?”
“小旭,哎喲,哎……”
母親也是激動萬分,講不出話來,還是小旭客客氣氣的把人請走。眾人一邊議論一邊稀奇,這孩子一向個性,怎麼突然八面玲瓏的?
剩下仨人,費力的把麻袋拽進屋。
她叉腰皺眉,低估了,低估了!《中國青年報》全國發行量幾百萬份,這篇文章帶來的影響力遠超預料。
等陳父下班更樂,一家人吃完飯就拆信玩。
小旭看了幾封,有寫讀後感的,有請教人生問題的,有交朋友的,也有強烈批評的……
總體上,大家對女孩子主動追男生表示驚奇,以及從最後那段話裡,又延伸出對人生價值的討論。
只能說,不愧是這個年代,思想和身體都在放飛。
她想了想,坐在燈下又開始寫第二篇。
寫著寫著暗笑,看來小儷要輸了!
二人首先面臨的問題,肯定是如何離開家鄉,到京城,到魔都,到羊城這些與外部聯絡更密切的地方……
她傾向於留在國內,張儷自然想出去佈局,畢竟這個時期,國內很多事情都有限制。當然前期需要積累,名聲、財力、人脈等等。
二人心照不宣的,誰也沒說自己的計劃,比著誰先成功。
全家人不敢打擾,齊齊在裡屋悶著。聽外面有動靜,陳父出來問:“寫完了?”
“沒有,活動活動。”
“哦,剛才忘跟你說了,今天又有封信。”
陳父取出一封來自戰旗文工團的信,小旭一把搶過來。
她和張儷聯絡上之後,隔幾天就寫封信,頻率從未斷過。不能打電話,木有微信,只能鴻雁傳書以解思念。
此刻,她迫不及待的拆開,按照習慣,這封應是回覆自己上上封的內容。
結果裡面就一句話:
“我去魔都嘍!”
小旭:(╯ ̄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