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有一城,名寧波。
寧波之南有一國,名象國。
這日一早,新橋客運站。
3月份的天氣不太暖和,一個穿著外套牛仔褲的年輕人下客車,拎著大包四處觀瞧,興奮又茫然。
在街邊站了一會,問明道路,來到鎮裡的一棟小樓前。
門口掛牌子:象山影視城演員公會!
他找到一間屋子,裡面坐著倆人,問:“你好,是這裡註冊麼?”
“進來吧。”
接待的大姐很熱情,問:“一張身份證影印件,兩張1寸照片,然後填下表。”
年輕人早準備好,刷刷寫就:“王奇,18歲,中專畢業,特長舞蹈。”
“你才這麼大點?”
大姐蠻驚訝,仔細瞅瞅:“長的不錯啊,來當演員?”
“嗯,我要當大明星!”
“……”
對方不置可否,顯然見的多了,收好材料又摸出兩本冊子,《演員公約》《表演手冊》。
“明天來領演員證,以後由我們負責你的演出勞務。如果你在我們安排的戲中出現問題,我們一定為你爭取最大的權益保障。
同樣,你私下接活我們管不著,但你有什麼糾紛,我們也沒義務處理。”
“我們會對群演做些簡單的培訓,都是免費的,冊子上有課程表。”
“每半月結一次賬,250元以下,我們收10%的管理費;250元以上,一律收25塊錢。”
“你有住的地方麼?”
“沒有。”
“我們有群演宿舍,不過已經滿員了。那邊有很多便宜的小旅店,或者租老鄉的房子,或者睡網咖……”
大姐叮囑了不少,總歸一句話:“有困難,找公會,這裡就是你的孃家。”
她還敲了敲牆。
王奇抬頭,卻是一幅墨寶:演員之家。
落款:許非
他邊翻冊子邊往外走,上面內容很全。
包括群演的級別、酬勞,通常怎麼集合,怎麼領衣服都有。
18歲的少年,學業無成,跟很多人一樣跑來做白日夢。當然他自身條件好些,出頭的機率能高上零點零幾。
國內影視劇商品化近30年,以群演混出頭的,依舊只有一個汪寶強。
“滴滴!”
“嘎楞嘎楞!”
王奇站在門口,小轎車、保姆車和數不清的人力三輪車川流不息,給小鎮帶來一種極特殊的經濟繁榮。
他甚至清楚看到,王燕從車裡鑽出來,抱著一碗炒米麵吃的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