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總有我們看不到的時候,不如讓他們鍛鍊身體呢。你這麼想,全世界就沒有安全的地方。”
“倒也不能這麼說……”
小旭頓了頓,道:“我們可是有錢人家,指不定有壞心眼的綁架孩子。所以將來一定要保密,要低調。
實在不行送莊子去,她娘是種蘋果的,她爹是養豬的,一家老小在鄉下清苦。”
“你們家清苦住一千平大宅子?還特麼有後山?”
不著調!
等新聞結束,許非調到央視8套。
關於武俠片,香港觀眾可能厭倦,內地卻一直有市場。只不過當內地市場起來時,武行和武打明星已經青黃不接了,全是biubiubiu對波。
許非在著重培養人才,武行已經有了,差的是明星。
掰手指頭挑,吳經、章子儀、劉天仙、劉師師,俗稱“打戲好又有明星像”的演員。有些人打得好,但缺明星像,說白了捧不紅,比如吳樾。
張勁也是混多少年,才有了些名氣。
不過許非覺得這東西靠開發,學過舞蹈的演員拍打戲都不差,缺的是環境。他想讓李曉冉發展發展,還有新人董旋,外加一個預備役——京城舞蹈學院的孫菲菲。
孫菲菲的臉太可惜了!
等了會廣告,《天龍八部》第一集。
原著說是三男主,段譽先亮相,等他離開大理到江南,喬峰才出場。但凡拍天龍的,都會做一條改編:
把喬峰變成男一號,出場時間提前。
開頭便是雁門關。
一條山路蜿蜒伸展,馬車遠遠駛來,掛著鈴鐺。鈴聲清脆,鏡頭給了個遠景,正是峰巒疊蟑,山崖峭拔。
張大鬍子版《天龍八部》,讓蕭遠山唱著陝北民歌就出來了。
一個遼國契丹人,為毛唱陝北民歌?還帶點秦腔味。
這版沒有,胡君飾演的蕭遠山駕車緩行,車上坐著夫人,抱著孩子。透過對話得知,二人是回雁門關探親。
畫面一轉,前方已有人埋伏。
沒有那種嗖嗖嗖,跟屎一樣的轉換音效,而是像哨音一樣,驟然尖銳,氣氛緊張。跟著分鏡頭,一群人或上樹,或隱於石後,或藏在草叢……
觀眾總說現在的武俠片沒味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剪輯、音效、配樂這些東西。對比一下《新龍門客棧》和《繡春刀》就知道了。
開頭這一段戲,毫無拖泥帶水,快速凌厲。
隨後戰作一團。
沒有鼓風機瞎**吹,沒有懸空拗造型,蕭遠山走的是剛猛霸道,力拔千鈞之勢。袁八爺、袁祥仁兄弟作指導,最正統的功夫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