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又哭又笑,《無名之輩》突破國產片桎梏!”
“小人物的卑微與尊嚴,大家都是無名之輩!”
每舉行完一場,都會冒出些訊息,起初是淺的,後來越來越深入。
“小桃紅演繹里程碑式角色,口碑爆棚!”
“震驚!我在這部電影里居然聽到了人猿泰山!”
“《人猿泰山》真相揭秘:就為這點醋,包的這頓餃子。”
老實說,《無名之輩》有觀影門檻,不適合大眾化。
適合大學生、深度影迷、文藝青年此類群體,互相又有重合,又多是網友。所以該片以網路宣傳為主,也是國內第一部啟動大規模網宣的電影。
許總深暗營銷號精髓:
“許老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許老師腰疼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許老師腰疼,其實就是他的腰會疼。大家可能會驚訝他為什會腰疼呢?但事實就是這樣子……”
巴拉巴拉鋪天蓋地,絕不劇透,但就是一點點勾搭你。
跟著張國師做客搜狐娛樂聊天室,文字直播;再跟著,先睹為快的觀眾紛紛被邀請開通部落格,寫影評;
最後,明星齊上陣。
今兒周遜發一條:《無名之輩》看哭了!
明兒潘越明發一條:一部非常真誠的作品,滿分推薦。
後兒高媛媛又發一條:很榮幸參加了《無名之輩》的試映場……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
當你的朋友圈忽然被一部電影刷爆,當明星紛紛在微博推薦,當豆瓣評分又開始撕逼大戰……嗯,就是這種場景。
觀影,很多時候有從眾心理。
就像一個熱點話題,別人都在討論,唯獨我不知道,我得想辦法加入進去。
熱熱鬧鬧了近一月,盜版防的好,影迷撓心撓肺,終於在八月下旬,《無名之輩》上映了。
2006年,《瘋狂的石頭》拿下2千多萬的票房。
觀影主體是年輕人,靠口口相傳。
如今是2000年,他雖然宣傳給力,但不確定有多少人會喜歡《無名之輩》。
所以沒有票房上的期待,這片更多是型別上的試驗品,讓國內觀眾瞧瞧,我們也能拍這樣的電影。
真正的票房期待,在《天下無賊》那頭。
結果片子正式上映,他一瞧成績,喲,還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