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電影院。
一個小年輕在門口轉悠了許久,終於鼓起勇氣買了張票。
明明沒人看他,自己卻覺得臉上發燒。
只見門口戳著塊板子,上寫:“《玉女聊齋》,徐錦江、鍾真主演……未滿十八歲禁止入內!”
……
某個縣城。
《新週刊》的採編人員正跟工作人員嘮。
“我們電影院租出去了,白天賣衣服,晚上放電影。”
“放什麼電影?”
“走私片唄,哦現在不叫走私片,就是那種盜版碟。縣裡就這一家電影院,聽說隔壁縣的影院已經改成二人轉劇場了。”
“現在這種環境,你覺得需要改革麼?”
“必須改,不改就死了。”
“那你認為應該怎麼改呢?”
“這我不知道,反正別讓我下崗就行。”
……
某電影公司。
“撐不下去了啊!我們員工已經去收廢品了,比做電影都賺錢。”
“你就不能跟上頭說說,你不是有關係麼?”
“現在這局勢,我可不敢說。再堅持一下吧,《寶蓮燈》不挺受歡迎麼?”
“那也不能放半年啊……許非那小子不知道搞什麼,要退出電影業了?”
“我剛跟天下聯絡過,有部張藝某的《我的父親母親》。”
“農村戲?”
“嗯。”
“唉,算了,好歹也能頂一陣。”
……
引進片禁令施行兩個多月,國內一片哀嚎。
如今中美關係緊張,也不敢冒著殺頭的危險請求解除,只能硬撐。還真有不少給許非打電話的,詢問有沒有帶勁的片子。
許老師只道在拍,在拍,不要急。
還沒到關注國內的時候,這階段是牆外開花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