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非上次見到這個人的時候,是向對方推銷自家的電視劇。
態度不熱情也不冷淡,就對待一個正常的客戶,這次要客套多了。他是臺灣中視的一個負責人,來象山也算千里迢迢。
“許先生好大的局面,依山傍海好地方啊。”
“一時突發奇想,做了才知困難,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見笑了。”
寒暄幾句,對方道:“《穿越時空的愛戀》在中視播出,反響相當不錯,收視率僅次於《還珠格格》。
臺裡對許先生的本事大為佩服,特派我前來,談談能否深入合作。”
“怎麼個合作法?”
“一是想拍穿越時空的第二部,我們可以聯合投資。
二是臺灣影視人紛紛轉向大陸市場,中視也頗有意向,希望以後多多關照。
三是貴方的作品質量有目共睹,我們想長期保持聯絡,跟許先生交個朋友。”
“……”
許非瞧著對方,心思轉動。
這時候灣灣還可以,90年代末到新世紀初貢獻了不少好劇。在大陸電視劇產業興盛之前,起到了一個過渡作用。
真正噁心的是電影市場繁榮之後,臺資利用各種政策與某些香港導演聯手,強推他們的三流演員。
比如所謂的,天、廷。
老實說,許非真沒瞧上這點貨色,始終給人一種小家子氣+兩面三刀的感覺。而且某些在大陸撈錢,回去就搞胎毒的,著實噁心。
他的方針跟香港一樣,記個黑名單!
“關照好說,四海之內皆兄弟。”
中視表明善意,他也樂於接受,道:“公司的新戲有幾部在籌備,我自然也願意跟貴方交個朋友。
不過穿越時空第二部就免了,我沒有打算。”
“這是趁熱打鐵的好時機,續集無風險,便操作,何樂而不為呢?”對方勸道。
“如果是電影,我會考慮。電視劇麼,我更喜歡新鮮的東西。”
“許先生……”
“潘越明和周遜化學反應不錯,公司正籌備一部都市偶像劇,仍由他們主演,但沒必要頂著續集的名義。”
“都市偶像?”
對方很詫異,頓了頓道:“老實講,臺灣電視劇已入瓶頸,要麼武俠戲、要麼民國戲、要麼現代苦情戲。
業內都在考慮如何創新,許先生是行家,你覺得都市偶像劇會大賣?”
“看你怎麼拍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