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該講的都差不多了。”
郭保昌的節奏被整的挺零碎。
其實歷史上,《大宅門》夭折後,又迎來一位投資方,點名讓姜聞演,後來談了幾次也黃了。
“那我說說吧。”
許非想了想,道:“劇本我雖然沒看,但張導極力跟我推薦,還有不少人聽到訊息也跟我推薦,我覺得一定是好戲。
剛才聽您講呢,更印證這個想法。
老薑有一點說的不錯,既然要拍,就拍最好的。我在南邊有個小影視城,先造一個大宅門出來。”
“哎喲……”
郭保昌激動的要起身。
“您坐您坐。還有演員方面,陳保國、李程儒我覺得可以,蔣文麗再考慮考慮,我覺得何賽菲也很行。”
“何賽菲?不不!首先這是老京城的劇,她口音就過不了關,而且一身江南女子的氣質,太柔弱了。”
郭保昌對楊九紅別樣喜愛,道:“她原型是樂家的一個姨太太。我入府的時候,她已經很老了,但依然不被人接受。
沒人願意跟她說話,只有我會跟她聊聊天。每到我放學,她都盼著我過去。可我只要聊久了,我養母就不高興,扯著嗓子在外面喊‘跟那老窯姐有什麼可聊的?’
她是個非常悲情、沉重的角色,我覺得蔣文麗能處理好。”
“這樣,咱別爭,哪天讓何賽菲過來,試一段您看看。”
許非打斷他,道:“最重要的是二奶奶,恕我直言,但凡有點特色的演員,都在我腦子裡。
以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和豐厚度,我怕您夫人駕馭不了。”
沒等對方說話,又道:“是部好戲,我要了,先蓋大宅門,完了再說。”
“……”
郭保昌張了張嘴,到底沒講什麼。他知道自己找投資,肯定得做些妥協。
待要走了,他忽抹身坐下,道:“還有件事,我之前把版權轉讓給深城的那家公司了。”
“就是說,我還得先買回來?”
“呃……”
他有點羞愧,道:“談好50萬費用,但那家沒給,這合同應該不成立吧?”
“我讓律師談吧,您不用操心。”
這才走了。
許非站在西郊賓館的走廊上,窗戶半開,冷風吹面格外精神。
從96到2000年,郭保昌見了八十多位投資人,一直沒成。後來遇到央視的一位貴人識珠,才由央視獨資拍攝。
《大宅門》,沒有沒看過的吧?
得好好運作一下,以前《白眉大俠》在野蠻生長的時代,號稱“劇王”。那再過兩年,電視劇產業基礎打下,蓬勃發展,就是真正的“劇王”了。
他要破個記錄。
……
眨眼11月2日,《甜蜜蜜》上映。
陳可新和張蔓玉請了假,回去趕首映。評論界一片讚譽,但畢竟不是主流商業片,票房平平,最終拿了一千多萬。
許非也去找吳孟臣,給《甜蜜蜜》搶到一個明年引進片名額,主要想讓倆人在內地公開亮亮相。
因為《風聲》主創的名氣越大越好,越大就越容易商業宣傳。
等倆人回來,京城入冬,《風聲》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