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在深夜睡去,凌晨四五點便悄悄甦醒。
鎮中有棟小二樓,現在是影視服務公司的辦公點,門口立著佈告欄,時常會發布重要資訊。已經貼了好幾個,最顯眼的在中間:
“《鴉片戰爭》即將拍攝,現需千餘名群眾演員,有意者來此登記……”
如今尚無“象漂”,多是本地人,圖一過癮,順便賺點小錢。眼下天矇矇亮,一群人藉著微光聚集在小樓門前。
“昨天煙花真好看啊!”
“是今天,放的時候都過12點了。”
“蔣琴琴才好看呢,我當時就在下面,她坐在屋頂上,哎,是我女朋友就好了。”
“想屁吃,你以為你是四十歲的中年男孩嘛?”
哈拉了一會,副導演騎著腳踏車出現,捧著個本道:“今天需要十個丫鬟,十個僕人,五個宮女,五個太監……”
“有沒有懂點武術的?”
“我我我!”
“我我!”
“我會!”
還真不少,一個小夥子最為踴躍,“我是太極馬大師的弟子!”
噝!
副導演恐怖如斯,“就你了,你演侍衛!”
找齊人手,正想散,忽聽突突突聲響,一串老式的貨運三輪車整齊的停在門前。車上全是各式戲服和道具。
自90年代以來,城鄉商品運輸繁盛,這種便宜實用的運輸工具遍及全國。各地叫法不同,在許老師的印象裡,拉人載貨的三輪車統稱為三蹦子、三輪子。
跟著小樓門也開了,走出幾人。
“總算到了,生怕你們來不及。”
“怎麼會呢,黃總給我們這麼大信任,一定得做好。”
說話間,眾人開始清點,某位負責人確認無差,鬆了口氣。
一座影視城帶來的影響方方面面。黃總注資參股,救活了一家制衣廠,一家工藝品廠,以後專做戲服、道具。
而自己培養的十幾個人才,轉變成設計、管理方向。
交接過後,一幫群演湧上去,“謝導是不是今天來啊?”
“今天就開機麼?”
“多大場面啊?好想見識見識!”
“好了好了。”
負責人壓了壓手,道:“謝導明天到,過幾天正式拍攝。在這裡的戲份比較吃重,總之要靠大家齊心協力。”
“您放心,不給父老鄉親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