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聯絡一下。”
………………
新橋鎮在象山縣中部,東瀕大目洋,西臨嶽井洋,人口少,面積大,有一大片淺海灘塗。沒啥產業,農漁為主。
夜晚,燈光點點。
五月的風裹著海水的鹹味,溫潤潮溼。
孫貴騎著車哼著歌,經過鎮上唯一一條寬街,末了往巷子裡一拐,停在“孫家燒烤”門前。
店不大,四張桌子,裡面有個小屋可以住人,這會一個女孩子正在寫作業。
“回來了?”妻子招呼。
“回來了!二十份炒米麵,眨眼全沒了,這幫人真能吃。”
“能吃還不好?不然哪有生意做。”
“嘿,要不是我機靈,盤下這家店,咱倆還苦兮兮的賣水果呢。”
“那你得保佑劇組別走,走了誰還來?”
“沒關係,還有別的組呢!”女孩子忽然叫道。
“寫你的作業!”父母呵斥。
鎮上的人似乎過慣了以前的日子,對種種新變化還不適應。兩三年前,聽說一個香港老闆相中西邊的地,要建個生態旅遊區。
叮叮噹噹的敲了好久,也沒看出啥,就一片人造園子。造完了冷冷清清,都說這老闆要賠嘍。
結果後來招待了一個劇組,拍的時候還不清楚,播了才知道居然是《甘十九妹》。
再後來副市長親臨,謝晉也見了,依舊沒啥感覺。
直到今年,這種變化終於到了影響小鎮生活的程度,三個劇組同時拍戲,幾百號人,不多,但消費能力高。
老百姓忽然發現能做的事多了,動動腦筋就能賺點小錢。孫貴屬於有魄力的,仗著手藝好開了家店,賣海鮮燒烤、炒米麵、蘿蔔團什麼的。
有時深夜,甚至凌晨才能打烊,辛苦且快樂著。
“叮鈴鈴!”
一輛腳踏車停在門口,闖進來一個小夥子,濃眉大眼頗為精神,“孫哥,一份炒米麵!”
“坐著。”
孫貴麻利起鍋,先把米麵焯水燙軟,跟著炒肉絲,倒入米麵、蝦乾、香菇用筷子不停攪動。
不多時上桌,小夥子大口大口吃。
“來瓶啤酒不?”
“不了,一會有戲。”
“你那侍衛不演完了麼?”
“嘿嘿,副導演說我長得好,又讓我演個家丁,有臺詞的!”
“恭喜恭喜,這要成大明星了?”
小夥子心花怒放,嘴上連道不敢。那女孩子特羨慕,問:“小李哥,組裡還缺角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