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五十萬。”
哇!
觀眾驚呼。
歪嘴崔豎起大拇指,道:“看到沒有?這叫好鋼用在刀刃上,各商場都視汪海為敵人,但我們逆向思維,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這節目挺有意思的,真敢說。”張儷笑道。
“嗯,是個好節目。”
許非點頭,但以後就平庸了。這個神奇的主持人,也從被大量觀眾喜愛,忽然變的滿身爭議。
吃完飯,小莫也到了。
他跑到臥室親了一口,又抱著這個親了親,提著大行李箱出門。
先到北影廠家屬院接韓三坪,末了奔機場,匯同京城領導以及老藝術家共幾十人。
另有幾位大佬,但不是一班飛機。
也算浩浩蕩蕩,沒有任何記者跟隨,卻載著未來五年的電影發展之路,前往瀟湘。
…………
長沙會議。
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電影會議。
各地的宣傳口、文化口、廣電口全要參加,各地的製片廠、發行公司、放映系統也要來,還有評論界人士。
大佬兩位,部級、副部數位,田領導雖然不管了,但也受邀前來,沉默旁觀那種。
當天下榻賓館,好幾百人一見面,氣氛熱絡。
許非和韓三坪到處交際,一聽他名號,皆是神色微妙:哦,就是你寫的《何謂主旋律》啊?
客氣中帶著矜持,上面沒表態,自己也不好主動。
隨即又看見了田領導,敏感時期沒答話,互相擺擺手。
晚上,客房。
跟韓三坪一屋,倆人正翻看會議安排,電視機裡播著火遍全國的《宰相劉羅鍋》。演到文字獄這集,乾隆大張文網,結果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不敢說話了。
“你寫稿了麼?”
“隨便寫了點。”
韓三坪遞過去,許非一瞧,標題是《多出精品是電影製片廠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製片廠的中心工作就是出好影片,這不僅是社會職責,也是製片廠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目前國有大中型製片企業的問題很多,困難很多,諸多因素制約著製片廠的發展,但解決間題的主要手段,只能是多出精品。”
“哈哈!你這作文滿分,句句都對,句句都是廢話。”
“不然我能說什麼?真提意見啊?”
韓三坪搖頭晃腦,道:“老實說,看你那篇文章的時候我嚇了一跳。你膽子也太大了。”
“我不是膽子大,我是水平高。”
“唉,總之會上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