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領導盯著這句話,確保沒有政治性錯誤,才提筆寫了一句:“文章頗具價值,請XX同志審閱。”
……
辦公室裡,田領導在收拾檔案,準備交接。
他今天收到兩個通知,一個讓位,一個確定在3月下旬於長沙召開會議,明確九五期間電影的具體政策。
有好事者已經稱之為“長沙會議”!
一聽就很像里程碑。
而他忙了一氣,坐在椅子上發呆,自己被閒置,吳孟臣裝鴕鳥任嘲,竇守方被新局長鉗制,改革派一敗塗地。
但小許非常非常肯定的,說這是蟄伏。
真的還能復出麼?自己都沒信心。
他起身倒了杯水,隨手拿了本新來的報刊,然後就看到了那篇文章。
……
XX部。
領導審閱著這篇文章,大為滿意。
在他看來,這是投誠的表現,識時務者為俊傑。不過出乎意料,這小子確實有才,歸納的非常周全。
誰敢說人民群眾不重要?誰敢說人民群眾不是主旋律?
定義的淺不要緊,但不能漏掉。
他叫過秘書,問:“會議的發言稿怎麼樣了?”
“差不多了。”
“看看這個,大體上是沒問題的。”
“好的。”
……
《中國電影週報》社。
趙寶華砰的把雜誌拍在桌上,面部扭曲以至於眼鏡腿滑落,卡在了鼻樑上。
他吃師爺這碗飯的,立馬明白了:那小子在會上故意那麼問的!就為了挑起爭論,搶奪話語權。
主旋律就是個“虛”的概念。甭管怎麼定義,它都是虛的。
該文屬於取巧,與其說定義,還不如說給了個範圍。
但寫的非常聰明。現在普遍認知,主旋律是革命題材、傳記題材,此文一出,人們一看,哦,這麼說也對。
人民當然算啊,真善美當然算啊。
如此一來,範圍就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