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向田領導,問:“您參加中美WTO談判?”
“對的,他們比較看重電影這一項。”
“所以啊!中國入世,勢必更加開發,好萊塢侵佔會更加激烈。那為什麼,為什麼……”
許非拍著桌子:“為什麼不在老外進來之前,先給我們自己鬆綁呢?非要等開放之後,讓我們這些手無寸鐵,毫無經驗的生瓜蛋子去跟好萊塢戰鬥?
為什麼不讓我們先積累積累經驗,培養培養人才呢?!
我們支援主旋律,但可以提議儘快把資質放開吧?當然,要等走了彎路之後,否則不知道疼!”
什麼叫疼?
1996年產量降到了110部。
1997年下降到88部。
1998年只有47部。
大量影院倒閉,在院線改革之前最谷底的時候,全國年電影票房還不到9億。
“……”
三人默默不語,臉上又有了些光。有些事情,還得體制外的人能屈能伸,他們多多少少都帶點理想主義者的色彩。
“吃菜吃菜。”
“看看明年開會下什麼檔案。”
“吃菜。”
………………
第六代導演給人的印象,就是聚焦邊緣群體,關注城鄉變遷中這部分人的生活狀態。
但其中有個另類,叫管琥。
他適應性非常強,要商業有商業,要藝術有藝術,電影電視劇全行。《殺生》《鬥牛》《黑洞》《冬至》,包括《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前夜》篇,也是相當出彩。
今年27歲,身材高大,面相兇悍,這會兒坐在辦公室裡無所適從。
“別緊張,好歹我們合作過的。《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反響不錯,年輕輕功力不俗啊。”
“您過獎,公司提供的條件好,不然我也不能發揮。”
管琥小心回話,一頭霧水。
許非笑了笑,道:“今天請你來,是問問有沒有興趣加入公司?你先看看合同。”
管琥翻看條文,約莫明白了。簽約導演,公司有戲會給自己拍,或者自己提策劃,公司完善再拍攝。
五年期限,作品數量不限,每部給酬勞和獎金。
讓他心動的有兩點:一是電影電視劇都可以拍;二是將來可以帶團隊,組建工作室或擔任公司中層,趙寶鋼那個性質。
“……”
管琥簡單思考了一下,天下的資源和財力,二話不說刷刷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