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像聖誕節不出去約會,在家兩更這種的都不算啥。
許非就見到了一個很不容易的香港武指,徐小明推薦的,姓程,歲數挺大。
經驗足技術好,年輕時從內地跑過去,如今回來混口飯吃。請知名的都不來,一聽拍三年,玩鬧呢?
到了下午,演員集中上課。
今兒講漢代禮儀。怎麼跪坐啊,怎麼打招呼啊,有模有樣的訓練。而在隔壁房間,敞亮亮的大屋子,擺滿了各種兵器。
王導、許非帶著幾位專家研究武戲風格。
都說三國寫實,其實也有很多功夫,劉關張在新手村拿到滿級裝備後,招募鄉勇訓練,那練的都是套路。
還有長坂坡趙雲墜馬,再縱身上馬那一下,跳的也挺武俠。
“先說這個感覺,要古樸寫實,儘量往冷兵器時代靠。”
王扶林不太自信,道:“我講不出具體招式,只能你們編排一段,我看了才知道合不合適,所以你們多受累。”
“沒關係,給三國服務是榮幸。這麼著,我先練幾招關公刀,您瞅瞅。”
一位武術家拎起一把關刀,道:“所謂青龍偃月刀,是寫的。歷史上有大刀,多為練習演武所用。
今天在武術裡呢,因為它比較笨重,套路簡單,舞起來也很慢。”
話落,他擺開架勢,耍了一段關公刀。
標準的套路演練,為增加觀賞性,加了很多舞花和騰空劈砍,上下翻飛,氣勢威猛。
“……”
王導微微搖頭,一瞅就出戲。他搞武戲是弱項,問:“小許,你怎麼看?”
“太繁冗,您能不能簡化到底,然後再往上加?”許非道。
“你的意思是?”對方不太懂。
“您先簡化到幾下,劈、砍、撩、掛,一個動作就是一下,然後再串聯起來。可以有套路,但我們要將套路做到最少。”
“好的,我試試。”
這是馬下,馬上怎麼打?
三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沖過招,撥馬回來再衝。一種是靠近交手,如三英戰呂布。
評書裡講,穆桂英號稱一馬四刀,就是二馬一錯蹬的功夫,能劈出四刀——當然三國不能這麼拍。
“首先我想要這個力量感……”
許老師隨便拎了支槍,做出擋的架勢,“普通武將砍我一下,我這麼一擋。呂布砍我一下,我還這麼一擋,那差距沒法體現。
我起碼得做出吃力的反應,得讓觀眾看出來,哦,呂布真猛。”
“明白,明白。”
“還有細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