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成……”
五人紛紛吐槽,又齊聲道,“萬惡的資本家!”
張桂琴啐了一口,拿過小本子開始對賬。
許非豪言壯語,說要搞二十萬件,資金又不足,店鋪抵押,老媽擔心的不得了。
妹子們吃著飯,她戰戰兢兢的核對營業額,一個數一個數查,然後手就開始抖。
“姨,你咋了?”
“你,你們今天真賣這麼多?”
“不知道啊,哪有功夫記,賣了多少?”
王柏琳湊近一瞧,喉嚨裡的飯一噎,死死盯在那個前所未有的數額上面,跟著狠狠揮了下拳頭。
“發財了!我們要發……不,是您要發……啊,我們也要掙錢了!”
…………
84年,許非在西單天橋賣奧運文化衫,賺到了一萬塊。
90年,他在西單店裡賣亞運文化衫,滿眼都是自己19歲時的影子。
細雨,微涼。
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許老師,默默來到大廣場。一群人在不遠處聚集,撐著傘,彷彿在開會。
在旁邊等了半天,會議結束,一位同志走了過來。
“小許,不好意思,見笑了。”
“沒有沒有,由衷欽佩……您知道我的來意,我向您徵求意見。”
“唉,說來慚愧,我們沒能力照顧這些孩子。”
這位同志看著陸續散去的年輕人,嘆道:“不管怎麼說,對他們是件好事,我這裡沒意見。”
“那就好,太感謝您了。”
同志姓張,負責各代表團的接待工作。
亞組委從體委和外交部抽調了30多名官員作為聯絡官,又找了500多個懂外語的大學生作為聯絡員。
國家真的窮,40萬志願者,每天食宿補助十幾塊錢。
啥也不提供,你靠這點補助去解決吃飯、睡覺。很多人沒地方住,直接睡在場館。
這500個聯絡員更辛苦,他們得全程陪同。有的不懂體育,必須全盤培訓,沒有固定場所,打一槍挪一個地方。
今天實在找不著地方開會,只能約在廣場。
許非來的目的,是想將這五百人,作為首批愛心盒飯的派送物件。不僅如此,他還想解決學生們的交通問題,準備聯絡出租公司,看能不能搞一個“愛心順風車”活動。
賺錢歸賺錢,許老師有情懷的,舉國盛事,確實想盡點力。